陳可觀是高雄人,父親陳昱霖、母親林惠銀都是雕塑藝術家,但她對廚藝相當有興趣,立志中學餐飲管理科畢業後,就想到日本繼續學習,2016年先進入大阪語言學校,4個月後,就可打工開拓學習領域,她便到西班牙餐廳打工,餐廳廚師跟說她,要到日本人念的學校才學得到精髓,推薦她去念「辻學園調理製菓專門學校」,她才知道,原先申請的學校是給外國人念的。
於是她重新申請,但「辻學園」是全日文授課,日文要有一定程度,一般要先上語言學校1年半才行,但學校審核陳可觀在語言學校的出席率、成績,才同意讓她念完1 年語言學校就可入學,全校6百多位學生,約20個外國學生,台灣人只有2個。
陳可觀在「辻學園」先在製菓科念1年,又在調理科念2年,專攻「和食」,先後取得調理師(廚師)、大阪府ふぐ取扱登錄(河豚料理師)、製菓衛生士(和菓子師傅)三項證書。2020年3月畢業時,所有學科都是A,不僅是拿下全校第一的「最優秀賞」,這種罕見的績優生,已經3、4年來沒出現。
「辻學園」九點上課,上課前一小時、放學後一小時,可讓學生到實習廚房練習,還有助教指導,陳可觀每天都報到,練刀工、歐姆蛋、包餃子,幾乎每天都比絕大多數同學多練二小時,陳可觀說,「不能白花爸爸的學費,儘量多學才能撈本,應該也是因為這樣,成績才不錯!」
陳可觀說,河豚是極致美味,但肝臟、精囊等部分器官有劇毒,沒處理乾淨會出人命,所以要格外謹慎,一定要謹遵老師教的步驟,一項一項處理,考試時還要將切割下來的所有部位排列整齊,主考官會問你每個部位,是很特別的經驗,但也見識到日本職人精神。
外國人可以到日本學習廚藝,但因日本「就勞簽證」不發給外籍廚師,陳可觀畢業時,想要到日本料理餐廳工作,基本是不可能!不過,「辻學園」的恩師很賞識陳可觀,剛好2019年底日本農林水產省食料產業局推出「日本食文化海外普及人才育成事業」新政策,對於有志於學習日本飲食文化,以及在日本的餐飲業,旅館飯店業工作或實習,並且願意將日本飲食文化推廣到海外的人才,給予最長可達五年的居留簽證。因此,在恩師奔走陪同下,經過學校、農林廳、外務省的審核面試下,陳可觀終於進入京都知名料亭「和久傳」。
「和久傳」有五家分店,陳可觀在分店「丹」擔任廚助,因為員工不多,廚師都要能全面應付,便學了整套懷石料理。這家餐廳的特色是以自家農場的有機蔬菜製作朝食(早餐)料理,米飯用從由雙層土鍋蒸煮,再淋上新鮮的生雞蛋汁和特製醬油作成雞蛋拌飯,最有特色,炭火烤魚和味噌湯也很有名,吸引不少名人和明星上門。
「和久傳」料亭還有個特色就是非常重視員工訓練,除上班外,還有定時上基本禮儀、茶道課程,甚至要到位於京丹後的自營農場種菜!因為「和久傳」認為,廚師應實際掌握稻米和有機蔬菜的生長過程和種植方式,才能作出最佳的蔬食料理。為了精進廚藝、深入日本文化,陳可觀還自己去學花道、著付(和服穿法)。陳可觀建議,到外國學習,除上課外,也應多了解當地文化與歷史,學習更可深入,儘量入境隨俗,不要看不慣就批評,這樣會有無形的牆阻隔,難以體會深刻的當地文化系統。
陳可觀目前先主打日式甜點,《壹蘋新聞網》訪問時,當場示範太陽花與紫藤二款造型和菓子,只見她先將外皮揉捏伸展,並將內餡包入,然後使用自日本帶回的木製工具,有時挑剪、有時壓痕,並經形塑,二、三分鐘就成型。
《壹蘋》試吃發現,這和菓子完全不死甜,內餡外皮味道層次不同,但口感相當一致,入口滑順,走的是素雅路線!
陳可觀說,和菓子是茶點,在日本是與抹茶搭配,沒抹茶可搭配黑咖啡、煎茶,台灣茶也是非常適合。一般會用「黒文字」(吃和菓子的竹籤)切成四塊,順時針依序食用,這是茶道規矩。
陳可觀說,以這個紫藤造型的和菓子來說,外皮是使用白鳳豆加求肥(麻糬),內餡是使用白鳳豆加「宇治金時」(小山園抹茶粉與粒紅豆),外皮是23克重、內餡是14克重,也有固定黃金比例。「你看我幾分鐘就做好,但豆類原料是之前要經過一整夜浸泡、一整天的煉製,去皮取沙,熬煮成團,冷凍備用,要製作時再加上求肥炒過,讓口感Q彈,事前準備可是非常耗時耗工!」
陳可觀目前以和菓子為主力,和菓子原料均為天然食材,不添加任何人工甘味,是很健康、無負擔的甜點,造型宛如雕塑藝術品。在未經宣傳,全靠口耳相傳,就有餐廳顧客當成禮物,一下單就是九入裝30多盒,還有人收到吃過馬上來買。
陳說,和菓子給她很大啟發,是傳統與創新融合很好的日本文化代表,日本傳統文化內涵,與茶道息息相關,現在日本有許多年輕人也加入保留傳統技藝行列,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更多顏色與造型,加以創新,連公仔、動漫造型都有,連「鬼滅の刃」都有了,很值得台灣人學習其精神,所以她也跟爸爸學習雕刻手法,做了屬於台灣、屬於自己的新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