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胃癌的主要原因,但前期通常沒有任何有感症狀,但若長期沒能治療,將逐漸改變患者「胃相」,引發慢性胃炎,並逐漸演化成萎縮性胃炎,出現「腸化生(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現象,原本正常的胃黏膜因慢性發炎受損,一部分轉變類似「腸細胞外形」的型態,部分會惡化為胃癌,並面臨肝轉移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病程演變與胃相息息相關,但相關檢查相當費時,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李宜家說明,過去診斷患者胃相是否異常,從檢查、切片、返回醫院聽取報告,可能需要長達1個月的時間,但高達9成的胃癌患者是從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演變而成,必須抓緊時間除菌治療。

李宜家指出,台大醫院因此費時2年、匯集超過3000筆影像資料,開發胃相判讀AI系統,胃鏡影像只需要9秒就能完成判讀,準確度達9成以上,且產出的圖像可以方便醫師直接對病患解釋,他也笑說,AI的判讀結果甚至比醫師自己看還要準,目前院區內已有相關應用,並在馬祖等離島地區進行驗證,未來希望送交食藥署進一步審查,以擴大使用範圍。

若患者被檢查出胃相異常,李宜家表示,接下來會請患者定期返院進行胃鏡檢查,約2到3年回診一次,若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則需進行除菌治療。

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劉志銘說,接受幽門桿菌除菌治療後,腸道菌叢的多樣性會短暫下降,但一年後即可恢復到接近治療前的狀態,而抗藥性基因組在剛除菌完成時,也會顯著的增加,但在八周時及一年後,可恢復到治療前的狀態,因此民眾不用擔心接受治療後腸道健康受影響,在治療上都是安全、可靠的。

此外,台大醫院多年來著力於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防治,醫院指出,馬祖胃癌預防計畫執行迄今已將近20年,不僅當地幽門桿菌盛行率由將近七成降低至不到一成,胃癌發生率隨之下降53%,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且與衛福部、國科會合作下,以協力將台灣目前成年人的幽門桿菌盛行率已從30年前的60%,降到30%,在孩童更降到10%,胃癌的標準化發生率也持續下降。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恐怖傳染途徑!美禽流感再現新突變 貓科動物染疫恐增傳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