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肥胖醫學會於今年11月調查全台20歲以上成年者對肥胖的認知,總有效份數達1,225份,調查結果,66%民眾同意肥胖是慢性病,但47%的人不清楚肥胖定義,越年長者不清楚的比例越高。正在減重的民眾不到兩成(14.7%)尋求專業協助,不到5%的民眾是從醫療院所或政府機關獲取減重資訊。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醫師提醒,減重並不僅是少吃多動這麼簡單,基因、荷爾蒙、大腦的愉悅感機制、其他心理因素、是否有其他藥物影響體重等都需要完整評估。而多數民眾減重是基於體態好看,但真正的重點是預防疾病和改善生活品質。

世界肥胖聯盟預估到2030年全球將有10億肥胖症患者,等於每五位女性、每七位男性就有一位患有肥胖症。林文元指出,肥胖會導致焦慮憂鬱、睡眠呼吸中止、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慢性背部疼痛、關節炎、痛風、癌症、甚至預期壽命的減少,「是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會造成衝擊的根源。」

「100年以來人類對於延長壽命的成果顯著,卻可能敗在肥胖」,台灣健康城市聯盟秘書長郭憲文指出,都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區,肥胖人口比例更高,政治環境因素在改善致胖環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呼籲地方政府應與中央密切合作共同防治肥胖。

全球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一份綜觀全球各城市針對防治肥胖的成效調查顯示,從學校、幼兒園的設施、食品營養標示、健康餐點是否容易取得、衛教以及支援系統、甚至肥胖診斷、BMI評估、政策介入都能有效降低肥胖率。美國費城推動「健康費城人」計畫,包括健康食物推廣、提升戶外運動的安全性等,讓兒童肥胖比例降低達6.5%。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9種人不適合喝咖啡!醫示警:1狀況每天2杯「死亡風險飆升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