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咖哩,因為內含辣椒素與多種香料,能強烈刺激交感神經,促進發汗與代謝。他建議自律神經偏弱的人可以「隔天吃一次咖哩」,但提醒以蔬菜或海鮮入菜,減少高熱量肉類的攝取。
第二是韓式泡菜,同樣富含辣椒素,能刺激舌頭與神經反應,加上泡菜屬發酵食物,含膳食纖維與乳酸菌,有助腸胃蠕動與美容保健。他建議每餐搭配少量泡菜效果更佳。
第三是檸檬,研究顯示其「酸味」對交感神經的刺激遠勝其他水果。咬下檸檬時的強烈感官反應,能活化大腦神經,有助提振精神與調整神經系統。
第四是咖啡。其中的咖啡因可雙向調節自律神經,無論過強或過弱皆能達到平衡效果。研究更發現,喝咖啡與降低糖尿病風險有關,每天喝4至5杯也不會造成身體負擔。不過想減肥的人應避免加糖與牛奶。
最後是氣泡水。不含糖的碳酸水能透過「嘶嘶聲」與刺激感,幫助交感神經活化。同時,氣泡水還可增加飽足感、降低食慾,是健康飲食的好幫手。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小病,透過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能找回身心平衡。下次不妨試試這5種食物,讓神經也「吃得好、睡得好」。

腸病毒延燒!2新生兒中鏢1人不治 8例全感染「這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