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表示,有73%的加害人是熟識者,其中46%加害人是家內親屬。對於熟識性侵的兒少倖存者來說,找到安全的場所和可信任的對象揭露性侵事件十分困難,他們面臨的不只是身體界限和自主權受損,更因為加害者是「相信的人、甚至是親密的家人」,使其因遭受人際與家庭關係的背叛而對外界環境失去信任,且往往為了隱匿機構或家醜,孩子在求救後時常未獲適當回應,使其陷入長期受害,或難以對外求助的處境。

且根據勵馨2021年數據顯示,有36%前來尋求協助的性侵被害人曾遭遇「多重創傷」,當性侵倖存兒少遭遇多重的暴力形式,和長年受害沒有說出來,往往使當事人承受龐大的身心創傷與壓力。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直言,若創傷類型複雜、且創傷事件多次發生,創傷復原歷程時間需要更長。她表示當倖存者到「蒲公英性創傷復原中心」求助時,大多因長年的創傷而出現身心反應、生活與社會適應問題、自我價值低落,以及對性侵事件感到羞愧與自責等情緒。進入較穩定的諮商關係後,諮商師不僅陪伴當事人面對「性創傷」事件,也陪伴倖存者梳理自己的經歷,看見「多重創傷」對自己的身心狀態造成的影響。

另根據澳洲2017年發表機構兒童性侵的全國調查,童年遭性侵者平均花23.9年才第一次揭露性侵的經歷,而「蒲公英性創傷復原中心」服務對象中,有近半數在性侵發生超過20年後才能開始處理性侵事件帶來的創傷。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分析:有些受害者在事件發生時,當時年齡還太小,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說;有些向身邊的人如父母、師長求助後,卻未被他們好好回應,或是不信任受害者,認為他說謊;甚至要受害者不要再提起,要求他裝做這件事沒發生。

勵馨打造性侵倖存者療癒空間。勵馨提供
勵馨打造性侵倖存者療癒空間。勵馨提供

王淑芬補充,這些負向經驗,再加上社會經常「完美被害人」的迷思來檢視、評價他們,以及缺乏正向的支持系統,都讓他們無法再為自己發聲求助,心中的創傷在長期的壓抑下,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被害人的自我認知。

針對性創傷的恢復,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也指出,性侵害有很多種不同的受害型態,也產生了很多種不同的創傷樣態,會因為倖存者受害時的年齡、受害次數、與加害者的關係等因素交互影響。

黃雅玲說,「諮商」並不是讓遺忘被創傷,而是讓他們在想起這段歷程時,不再那麼痛。倖存者要踏上創傷療癒之路,必須要有社工、輔導老師、心理師或醫師等資源協助;身邊的人也要成為支持的力量,例如父母願意正視、面對孩子的傷痛;最重要的是,倖存者自己已經準備好,可以談自己發生了什麼事。

勵馨建議,當確定孩子受害,則可以透過「聽、問、接、找」四原則來處理:專心「聆聽」孩子想說的話,勿驚慌失措;「詢問」發生的事件和細節;「接住」孩子的感覺,給予支持陪伴而責備批判;「尋找」專業社工、諮商人員協力合作。

勵馨強調,當有受害者願意現身時,若旁人能給予正向回應、支持同理,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選擇揭露事件是正確的決定,也才能讓更多受害者願意說出自己的遭遇,進而有機會展開復原的第一步。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俄軍獸行!她遭輪流性侵後被迫與夫演活春宮 再目睹4歲女兒遭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