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自2014年啟動藝術基地計畫,關注具創作專長的「駐館藝術家」,辦理「Gap Year兩廳院壯遊計畫」,並提供可深入各部門實作的「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從不同年齡與型態,積極培育下一世代的劇場參與者。

兩廳院在2021年邀請3位藝術家進駐場館,包括阮劇團創辦人汪兆謙、劇場與影視編劇詹傑與導演暨教育工作者黃郁晴。3位藝術家與另6位Gap Year 兩廳院壯遊成員,在今(12/4)結束的兩廳院「Open Studio開放工作室」,以「What’s Inside?」(透視兩廳院)為題,透過展覽、演出、讀劇等形式呈現。

這次開放工作室運用了非典型表演空間,如兩廳院的停車場、服裝製作室、排練室、化妝間等,邀請觀眾從另一個角度打開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盼藉由藝術基地計畫,激發青年對場館營運、藝術管理、創作等有更全面的參與。

駐館藝術家汪兆謙以化妝室為場景呈現作品。兩廳院提供
駐館藝術家汪兆謙以化妝室為場景呈現作品。兩廳院提供

詹傑延續於這次活動開放工作室作品《罪愛》的產製過程,並利用服裝製作室的台車、鏡子等設備,結合藝術家許雁婷的聲音裝置,以讀劇帶領觀眾探索女性參與者們的內心世界。

汪兆謙則策畫《不可能的可能——工作文件展》,在藝術家最熟悉的化妝室內,呈現文件留存、各種藝術的可能性,並從中整理出重要的工作守則,透過2場講座探討未來世界中,藝術可能會如何回應、改變我們的社會。

黃郁晴身兼劇場導演、演員、劇本翻譯、戲劇教育工作者等多重角色,她以「#MeToo事件」為起點,發展性別議題為主軸的全新劇場創作《藝術之子》,將於2023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演出。

黃郁晴在活動中以展覽、影像、演出呈現《產出》,帶觀眾感受性犯罪發生的當下,劇場裡的人究竟會如何回應;她也透過提問反思,即使是非倖存者也可能參與,而若加害者是自己親近的長輩,倖存者是存在利益關係的夥伴,我們會選擇站在什麼樣的位置?

黃郁晴的作品以「#MeToo事件」帶觀眾反思。兩廳院提供
黃郁晴的作品以「#MeToo事件」帶觀眾反思。兩廳院提供

而6名Gap Year兩廳院壯遊成員各來自不同領域,身為警察的陳姿宇、具資訊工程背景的何翊瑜,共同以《你聽得到我的聲音嗎?》,開啟與觀眾的雙向交流,跟著現場音樂搖擺,陌生的彼此也一起坐進對談區暢談。

戲劇系出身的汪勇偉,希望反轉「觀眾走進劇場」的模式,以《你好,請問這裡可以______嗎?》行為藝術,在音樂廳和戶外停車場規畫一動一靜的行為,吸引許多路過群眾參與打羽毛球、疊疊樂等。

汪勇偉規畫一動一靜的行為,吸引路過群眾打羽毛球。兩廳院提供
汪勇偉規畫一動一靜的行為,吸引路過群眾打羽毛球。兩廳院提供

柯昭銘先是學習音樂,後就讀擴展當代舞蹈學系,他以《樂團不上班⸺給職業音樂家的療癒逃跑計畫》,帶領觀眾認識職業音樂家長期繃緊肌肉和神經所累積的職業傷害,還有香氛諮商、身體開發技巧、樂手即興演奏等,讓觀眾們隨意遊走、釋放緊繃的身心靈。

長期關注藝文生態環境的陳虹均、洪姿宇,本次在表演藝術圖書館舉辦講座, 以卡夫卡的《城堡》為起點,呈現身處兩廳院所看出去的風景,將參與大小會議,以及親身訪談兩廳院內部人員的經驗,循線檢視這座龐大的組織。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