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桃園的凱捷僅24個月就出生、出生時只有600克,住院近半年後,經醫院評估,帶著氧氣瓶與血氧監測儀出院返家照護,雖爸媽在照顧時提心吊膽,但醫護人員居家訪視與電話諮詢幫助解決許多問題,護理師訪視時,都會細心評估及檢查寶寶狀況,耐心回答爸媽的種種疑問並親自示範與指導,目前凱捷已成功脫離氧氣設備、持續追蹤及復健,生長發展與一般寶寶相近。

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健署指出,110年出生通報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出生體重未滿2,500公克的新生兒占總出生數10.56%,代表約每10名新生兒,就有1名是低出生體重兒;另出生體重未滿1,500公克的新生兒占總出生數1.06%,代表約每100名新生兒,就有1名是極低出生體重兒,這些「巴掌仙子」不只面臨眾多潛在發展問題,家長在照顧與配合醫院追蹤上也都備感壓力。

因此,國健署先前已逐步推動低及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截至10月底極低出生體重兒已收案653人(符合條件出院人數665人,收案率達98.2%);有合併症或攜帶管路儀器的低出生體重兒已收案224人(符合條件出院人數228人,收案率達98.2%),兩者收案率皆高達98%,減輕家長的壓力負擔。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腸病毒仍流行 疾管署估暑假有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