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歲的辛特多布勒(Peter Hinterdobler)表示,2023 年7月,他在工廠內被機械手臂擊中後昏迷,並留下嚴重傷勢。他稱至今已累積100 萬美元醫療費用,未來至少還需600 萬美元治療。

辛特多布勒在訴狀中指出,事發於他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協助工程師拆卸機器人時,該機械手臂「突然且毫無預警地猛烈彈開」,加上重達 8,000 磅(約3628公斤)的配重,將他擊倒在地。

他求償5,100 萬美元,涵蓋失去工資、情緒困擾、痛苦與折磨,以及降低的工作能力。《舊金山紀事報》報導,辛特多布勒同時控告特斯拉與日本機器人製造商發那科(FANUC America),該公司是這台涉案機器的製造商。

該起訴訟提出正值馬斯克的敏感時刻,因特斯拉在近期財報中顯示電動車市場領先地位正在下滑。辛特多布勒指控特斯拉未確保機器在拆卸前處於「斷電、安全固定與穩定狀態」。他同時指責 FANUC 在設備設計上存在過失,且機器在工廠的擺放並不合適。他還聲稱,事故後特斯拉才針對該機器引入新的安全規範。

特斯拉與 FANUC 目前均未針對該起訴訟回應。

案件於上周在加州立案,僅數周前特斯拉才公布令人擔憂的銷售數據——只有 38% 新電動車買家選擇特斯拉,這是近八年來首次低於 40%。

特斯拉被批售價過高,消費者轉向現代(Hyundai)、雪佛蘭(Chevy)與起亞(Kia)等更平價的新車型。美國電動車主群體傾向自由派,部分人則因馬斯克曾任川普政府顧問、推動削減聯邦支出,而揚言抵制特斯拉。

馬斯克曾聲稱 Cybertruck 預售超過 100 萬台,但自這款售價7萬2,000 美元(約219萬元台幣)的電動皮卡推出兩年來,僅賣出約5萬2,000 台。

特斯拉於 9 月1日公布《第四部總藍圖》(Master Plan 4),並未提及任何新車型或現有車款更新,反而將重點放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包括能打掃的仿人機器人,以及無方向盤和後照鏡的自駕車。公司文件直言:「必須說清楚:這項挑戰將極其艱鉅。」

這一押注也與馬斯克薪酬掛鉤。特斯拉董事會提議給予他1 兆美元薪酬方案,前提是公司未來十年估值能靠這些技術飆升至8.5 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