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目前美國至少有6種變種病毒株,正在競逐主流病毒株「霸主」寶座。耶魯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家柯亞伯 (Albert Ko) 指出,它們都屬於同一個家族,「都是Omicron的後代」,雖然有略微不同突變,但似乎尚未出現像Delta和Omicron變異株首次現蹤時那般明顯變異。

目前流行哪些?哪個是「噩夢變異株」?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數據顯示,推動夏季病例激增的BA.5現在仍佔全美近半數感染病例。但另兩個亞變異株勢力正在迅速增長,預計很快就會超過BA.5,分別是BQ.1和BQ.1.1。

截至上周五,BQ.1占全美病例14%,BQ.1.1則佔13.1%。此外,BA.4.6的變異株自8月以來也持續增長,現在佔病例的9.6%。

BF.7、BA.5.2.6、BA.2.75和許多其他變異株也加入這場競賽中。至於XBB變異株,在美國尚未猖獗,但在新加坡導致病例激增,甚至被稱作「噩夢變異株」,所幸10月底為止,相關病例數和住院人數已經下降。

我應該擔心這些新變異株嗎?

新冠病毒的進化並非新鮮事,病毒和病原體都會不斷地試圖適應和逃避免疫壓力。在出現新的、更能逃避免疫的亞變異株後,即使已接種疫苗或因先前確診有抗體的健康成年人,仍有可能被感染。

不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免疫學研究員楊奧圖 (Otto Yang) 說,免疫系統的其他部分仍然可以發揮效用。他表示,新突變主要聚集在與抗體相互作用的關鍵區域,但並不足以影響T細胞識別病毒序列的地步,而T細胞則是預防重症的主因,「那些已接種疫苗並及早接受奈瑪特韋 (Paxlovid) 或瑞德西韋 (remdesivir) 治療的人,基本上都沒什麼太大問題。」

專家也稱,只要死亡人數持續減少,重症和住院病例減少,就算有新變種病毒肆虐也不需擔心。不過,對於免疫功能低下或對疫苗沒有強烈免疫反應的人而言,新變異株的免疫逃脫能力是更大問題。這些族群通常仰賴單株抗體藥物保護,但單株抗體治療只針對一種特定病毒,變異株有可能導致治療不再有效。

感染新變異株有什麼症狀?

目前沒有跡象顯示,感染 BQ.1、BQ.1.1或任何其他亞變異株的病患會出現任何新或不尋常的症狀。最常見症狀仍然包括輕度流鼻涕、頭痛和喉嚨痛。專家也說,目前還很難斷定究竟是病毒實際變異的關係,或是人們多半已接種疫苗或確診過而受到更多保護的關係,導致重症情況減少。

如何自保?

最好的辦法就是接種疫苗和加強免疫,特別是高風險族群,以及在過去4至6個月內沒有接種過疫苗或未感染病毒者。

輝瑞研究顯示,針對BA.5變異株,其9月份推出的更新版雙價加強針可以讓55歲以上人士產生更強抗體反應。其他獨立數據顯示,已經接種4劑疫苗的相對年輕和健康人士來說,該款疫苗或許不會帶來太多額外好處。雙價加強針雖然可以訓練免疫系統識別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及Omicron BA.5變異株,但對於BQ.1和BQ.1.1等新亞變異株的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根據以色列研究顯示,T細胞保護力似乎在6個月左右開始減弱,因此即使年輕健康者也可以考慮追加注射。

此外,高風險族群者或其家庭成員也應考慮戴口罩、避開擁擠室內場所,並在參與聚會前先了解其他人是否有Covid症狀或接觸史。如果不幸確診,他們也應該經常檢測,並儘早服用抗病毒藥物。

發稿:05:30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壹蘋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新冠病毒JN.1來勢洶洶 世衛列為「需留意變異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