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從照片中這個台中公園裡的告示來看,就有許多令筆者感到疑惑的所在。首先,這個告示非常的高,連成人泰半也需要仰頭來看,因此這個高度設定的標準考量不知為何?但明顯可見它並不是要設給孩子看的,因為完全沒有設想到孩子的身高等需求。頂多是內容有注音符號,但是與其說這是有考量到兒童,不如說是「限制」還更貼近一點它所彰顯的意義。因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識字和認識並使用注音符號,在這告示上使用注音符號,只是「表面上」想顯示做下這個決策是有從孩子角度設想的一種「表演」,就像許多政治人物抱著孩子拍照,就能對外釋放出守護兒童的形象,但實際上政治人物卻可能根本就不理解兒童人權,首先這樣的作為就是弱化和不尊重兒童的對待。

告示上並註明遊具適用年齡為5-12歲。若從筆者前往大自然中的經驗來看,從未遇過寫明任何生物來到大自然中,有年齡的限制。而這樣的限制,是否是政府為了逃避提供兒童充足遊戲空間、符合各階段不同兒童發展需求、遊戲權等的相關責任,而打著「安全」之名,行「卸責」之實的盾牌。公園是現代孩童在自然環境面臨巨大開發壓力下,在都市裡僅存的綠地空間,卻充斥著人工設施,併行著極大限制,如果只有5-12歲的孩子適用,那0-5歲和12歲的孩子要去哪裡?有一個以上孩子的照顧者又要如何陪伴?

而若再更詳細的閱讀告示的內容,首先就可以看到比例極高的紅色叉叉和禁止圖示,就算沒有禁止的圖示,從圖片和文字的敘述裡也讀得到滿滿缺乏兒童人權看待角度的認定和限制。筆者從小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禁止攀折花木」,但是卻常常見到維護管理人員用電鋸、高枝剪等工具粗暴地對待路樹、圍籬等。為何這樣表面的告示,卻無法內化真正的愛護環境之意識至人民的心中,導致幼兒園的孩子最守規矩,但是一直到大學、成人卻是最不守法,是否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生活中各式表面形式、陽奉陰違的作為之影響,並缺乏對環境之愛的引導和浸潤?

而孩子從小在生活中即遭受重重禁止與限制包圍,「這個不行摸、那個也不能碰、這個不對、那個也錯⋯⋯」又怎麼能夠發揮兒童好奇嘗試的天性,發展成健康獨立的人格?

而公園裡的這張「地圖」,為何不是通往友善的育兒社會、尊重兒童人權、對照顧者提供充足接納支持的起點與可能呢?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俄國向外擴張無可避免嗎? 全球暖化竟也成重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