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體育潛在的影響力,往往被眾人所忽略,尤以政治家而言,更是如此;可看到每當亞奧運、國際棒球比賽之時,全國不分政黨、不分職業、不分年齡、不分你我,全數為中華隊喝彩與加油,試想,在國內擁有這種「超越藍綠」的影響力,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同時,以109學年度為例,高中以下設有體育班的學校超過700所(國小200所、國中385所、高中150所),而大專院校體育相關科系的畢業生超過3000人,顯見從事體育領域學習的莘莘學子,人口逐年壯大;另在運動人口方面,國內從事運動人口近5年均突破8成,成為現代國民普遍的意識與生活型態,以上現象均顯示國內從事運動、喜歡運動、關心運動的群眾非常可觀,因此部分具有敏感性的政客都會適時把握。
扶植基層選手
以地方政府而言,對應的體育政策規劃,被視為核心的競技運動推展事務,可從基層選手的培訓、照護、升學輔導和生涯規劃等面向著手,因為三級選手幾乎分布在高中以下學校的體育班(或校隊),此乃國家體育關鍵基石,攸關金字塔體系的發展基礎,因此基層環境的耕耘、扶植與輔導,是行政機關的首要工作;此外,地方政府也可與全國單項運動協會洽談,引進、爭辦國際大型賽事或培訓活動,藉此提升在地競技運動水平,同時也能增加在地基層選手的表現舞台。
規劃運動環境
在提倡全民運動方面,尋求問鼎地方首長的各路候選人,可從提升運動環境的議題思考及規劃,如場館興設、補充基礎設施等,畢竟運動場域的條件,將直接性的影響民眾參與運動的意願,同時,許多政府委外的運動場館,也必須考慮以在地化及公益性為考量,切莫為轉嫁營運管理責任,築起門檻高牆(價格、時段、使用條件),進而犧牲民眾參與運動的權益;在落實硬體規劃之餘,地方政府可搭配祭出軟體策略,例如:辦理非競技性的交流活動(運動嘉年華、體育表演會、親子運動)、提供社福或獎助措施(抽獎活動、免費兌換特定公眾服務),甚至訂定獎勵/評鑑制度,提升一般民眾的參與動機,透過運動改善國民的健康水平,進而降低健保及社會成本支出,這應當也是政治家從事公眾服務的其中目標。
帶動娛樂消費
同時,體育運動也具有娛樂價值,透過電視、手機或數位裝置,甚至是親臨現場觀賞運動賽事,也成為國人娛樂消遣的常態,為擴大運動的魅力及正向影響力,地方政府也能與職業運動、或聯賽組織洽談合作,引進例行比賽或周邊花絮活動,以滿足球迷及觀眾的需求市場,更可以刺激在地運動產業的消費鏈;因此,體育不僅潛在的影響力可觀,同時公眾效益也是無遠弗屆,是以,適逢大選將至,各路候選人不妨對體育政見,多表達一些具體闡述與立場,展現致力推動體育發展的決心,將有機會開拓更多的支持族群以及潛在選民。
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接任何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