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方案,石崇良部長宣布最快於民國116年上路,預計推動三大改革:一、改採「年度結算制」,只要全年股利、利息或租金合計超過2萬元,就須繳交2.11%補充保費;二、扣繳上限從1000萬元調高至5000萬元;三、擴大課徵範圍,優先從利息、股利與租金三項收入著手,讓依賴股息維生的存股族大喊吃不消,「辛苦賺的錢放定存還要被扣補充費。」

面對年結算新制來襲,財經作家「不敗教主」陳重銘指出,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最有感的改變在於拆單避稅將失效,過去每月領1.99萬元配息可免繳補充保費的ETF投資族群,未來只要一年累積股利超過2萬元都要課稅。他直言:「費率2.11%不高,沒必要棄息避稅,萬一填息又上漲,損失更大。」

陳重銘也透露面對新制的投資思維,他建議投資人應調整投資結構,從「追配息」轉向「看成長」,挑選配息少、獲利穩的公司,例如台積電這類低配息、高成長股,「股價上漲的價差是免稅的,比拚配息更有效率」。他並呼籲投信推出不配息型ETF,讓長期投資人避開補充保費壓力,「講到錢永遠贏不過政府,就當作愛國,乖乖繳,或乾脆換個方式投資」。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鳳凰颱風「拋物線掃過台灣」路徑曝!專家示警:來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