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號颱風「鳳凰」(FUNGWONG)生成後逐步增強,根據氣象達人吳聖宇最新分析,預報顯示鳳凰可能以「拋物線」路徑掃過台灣,路徑大致為下週一(10日)經過呂宋島進入南海,下週二(11日)北轉接近台灣海峽南部,下週三(12日)通過台灣上空,下週四(13日)進入東北方海面逐漸遠離。他指出,目前各國模式對於登陸角度仍有差異,但「經過台灣上空的可能性頗大」。
吳聖宇表示,鳳凰強度確實有機會又大又強,尤其在靠近菲律賓之前,但由於通過呂宋島時可能受地形削弱,北上接近台灣時強度會減弱。不過鳳凰屬於大環流系統,即使中心風速下降,對台灣的風雨仍將明顯,專家也提醒民眾密切關注最新動態,「有時候環流大的颱風比強度強的還要危險」。
他也提到,較為樂觀的是鳳凰在轉向過程中移動速度會加快,有望縮短對陸地的影響時間。此外,考量季節進入秋末,颱風過後不太會再有西南氣流或低壓帶接續,這種「拋物線北轉」路徑的颱風通常會直接轉為東北季風接手,不致形成長時間大雨。
至於共伴效應方面,吳聖宇指出,週日(9日)晚間到下週一(10日)白天期間,東北季風將先行增強,而鳳凰當時正好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週一晚間到週二(11日)白天間可能在北台灣與宜蘭地區產生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交會的顯著降雨。隨後到了下週三(12日),將轉為鳳凰本體影響,不再有共伴現象。他強調鳳凰來者不善,呼籲民眾及早做好防颱準備。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健保補充保費擬大改! 存股族哀號 「不敗教主」曝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