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point表示,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2025年營收貢獻超過56%,其中,3奈米製程年增幅預計超過600%,營收達到300億美元;5/4奈米製程需求維持高檔,預估貢獻400億美元。這波推升力道主要來自AI智慧型手機升級潮、搭載NPU的AI PC普及,以及AI ASIC、GPU與HPC等應用需求擴大。

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William Li表示,儘管2奈米在2025年僅占總營收約1%,但隨著台積電在台灣持續擴大產能,預計2027年營收比重將突破10%。Counterpoint認為,2奈米將成為未來5年最具戰略價值且壽命最長的節點之一,主要受惠於AI運算運用從雲端延伸至邊緣裝置。

其他製程方面,20至12奈米製程維持穩定,貢獻7%營收,部分成熟製程應用正轉向更高階的製程節點,相比於2021年,成熟製程比重約為54%,2025年降至36%,顯示就有製程正逐步被取代,但28奈米仍為亮點,預計維持5% CAGR成長動能。

Counterpoint認為,2025年全球純晶圓代工產業穩健成長,先進製程是主要推動力,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穩居領先地位,三星、英特爾也積極擴大布局,聯電、格羅方德以及中芯國際等成熟製程業者維持穩定表現,除了前段製程在High-NA EUV等技術創新突破,後段封裝也展現多元進展,如HBM整合與Chiplet晶粒設計,為營收增長創造更多機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經濟部推「AI新秀計畫」60家企業搶才 目標4年至少培訓2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