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法說會前一天表現面臨賣壓,終場下跌25元或2.29%,報在1065元。台積電今年以來受惠於CES、法說會雙題材激勵,股價首度站上1100元關卡,盤中最高一度來到1160元,更在盤後創下17筆鉅額交易,總計4066張,交易金額46.37億元,最高價格高達1189.04元。然而,隨著市場情緒變動,包括對於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美國AI晶片禁令等消息,讓台積電近期股價承壓,外界也好奇台積電法說會是否能帶來利多消息,讓股價前景更為清晰。
根據台積電先前法說會內容,2024年第四季美元營收將落在261億美元至269億美元,平均季增13%,匯率以新台幣32元兌1美元假設,換算成新台幣為8352億元至8608億元,台積電第四季營收為8684.61億元,季增14.32%,超越財測上緣。台積電預估第四季毛利率57%至59%,2024年資本支出將略高於300億美元。
台積電預計2024年以美元計算的年營收增長將接近30%,實際結果換算成新台幣為全年營收年增33.9%,優於市場預期,創歷史新高紀錄。台積電預測,2024年伺服器AI處理器(包括執行訓練和推論功能的GPU、AI加速器與CPU)貢獻的營收將成長超過兩倍,占總營收的10-15%。
《壹蘋新聞網》統整法人研究報告與評論,總計有6大提問,關注焦點如下:
2奈米進度
台積電在2024年於法說會、技術論壇提及,2奈米製程進展順利,採用奈米片技術,目前奈米片轉換表現已達到目標90%、轉換成良率超過80%,預計2025年量產,量產曲線與3奈米相同,將成為業界最領先的技術。
高雄2奈米廠日前完成設備進機典禮,將與新竹寶山廠一同量產2奈米製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指出,許多客戶對於2奈米製程深感興趣,相關需求超過預期,台積電正在預備更多產能。此外,也傳出為了因應產能擴張,先前已經調度7奈米產線支援5奈米產線,部分5奈米設備轉換成3奈米產線,現在可能會在南科部分廠區移出空間給2奈米產線使用。
CoWoS擴產進度
台積電先前表示,CoWoS技術因市場需求持續成長,預估2022年至2026年間產能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60%。魏哲家表示,2023年CoWoS產能雖提升兩倍仍供不應求,預計2025年再倍增,2026年達到供需平衡。魏哲家指出,台積電將積極與後段專業封測代工(OSAT)合作,包括日月光、京元電等供應鏈夥伴,並在日前供應鏈論壇呼籲夥伴擴產兩倍。
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指出,根據供應鏈調查,由AMD、博通釋出的CoWoS-S產能,約為1萬片至2萬片,預計會由輝達所接收,並轉換成CoWoS-L,供應GB300 A晶片使用,估計今年AI需求依舊強勁,CoWoS的需求不變下,對台積電股票評級維持「加碼」,目標價為1388元。
野村證券則是說明,輝達Hopper系列即將換代停產,GB200A需求有限,加上GB300A需求緩升,輝達對於台積電CoWoS需求大減,預估每年減少5萬片,將導致台積電營收減少1到2個百分點;不過,報告指稱,AI需求仍會推升台積電今年營收,預計AI相關的營收比重將超過20%,因此給予台積電股票評級「買進」,以及1400元目標價。
此外,台積電去年8月以新台幣171.4億元購入群創光電的南科4廠5.5代廠房,市場傳出已經在近期交接,預計會用以CoWoS-L產能,以符合客戶的需求。
英特爾、三星等IDM廠委外代工?
根據法人報告指出,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退休後,預料英特爾的政策將以PC CPU委由台積電代工生產,但是伺服器CPU仍由英特爾自家的晶片製造部門生產,此外,三星可能與台積電在HBM4的base Die進行合作,來加強自身在AI晶片領域記憶體競爭落後的態勢。知名前外資分析師、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就指出,根據機構調查,明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預計成長13%,台灣則是來到16%,主要就是台積電所貢獻,其中,台積電有5%的營運增長是來自於英特爾Arrow lake與伺服器處理器訂單挹注。
拜登政府卸任前再祭出AI晶片禁令,市場觀望川普衝擊
不過,陳慧明也指出,台積電在技術競爭上幾乎沒有敵手,前景可以說沒有烏雲,唯一的可能就是白宮。拜登政府雖然即將卸任,但是近期又發出對於中國AI晶片出口更進一步的管制措施,包括將祭出「人工智慧擴大出口控制框架」,將出口區域分成三級,台灣等18個國家可以暢行無阻,但是中國、俄羅斯則是受到包括針對「封閉式 AI 模型權重」限制出口,可能衝擊台積電的大客戶包括輝達、AMD、博通等客戶,必須密切關注後續影響。
此外,根據外媒報導,拜登政府還打算限制14奈米或16奈米以下製程晶片,必須取得美國政府許可,才可以在中國或是其他地方販售,要求台積電、三星等廠商在出口的時候更加嚴格審查客戶來源,避免高階晶片流到中國廠商手上。
這些措施還不包括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由於川普曾批評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外界擔憂川普政府會要求台積電將最先進的製程在美國生產,並有意取消晶片補助,讓台積電在美國的生產面臨更沉重壓力。
為應對川普衝擊,甚至是可能迎來的反壟斷控訴,台積電去年提出「晶圓製造 2.0」概念,涵蓋封裝、測試等領域,彰顯其價值與競爭力。
海外布局與資本支出是否調高?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第一廠將在2025年正式量產4奈米製程,日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證實,該廠區正在為客戶生產4奈米製程晶片,良率和品質可與台灣廠區相比。至於第二廠,將在2028年量產2奈米,第三廠2030年前投入更為先進的製程節點。市場將關注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計畫,以及德、日最新進度。
此外,台積電持續在海外布局,除了可能提高晶圓代工報價,也持續提高資本支出,外資最低預期成長到360億美元,最高預期到400億美元,年增約3成。
AI需求推升矽光子、ASIC商機,AI應用在哪裡?
隨著AI浪潮持續推進,市場也開始把目光擺在不同應用,包括台積電推動矽光子技術,與日月光等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專注於共同封裝光學模組(CPO),以應對AI伺服器的高速傳輸需求。此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在16日下午出席日月光集團旗下矽品潭科廠開幕典禮,媒體報導指出,黃仁勳除了要鞏固先進封裝產能,也會與台積電討論到CPO發展,藉此推進下一代Rubin架構AI GPU的導入的可能性。
至於ASIC,隨著AI應用逐漸專精,針對特定領域、特定產品提升運算力表現,博通執行長陳福陽指出,至2027年ASIC市場需求將達600億至900億美元,使其成為AI晶片之外的關注焦點。
市場也相當關注,AI浪潮到底能不能帶動硬體設備的更換,掀起一波換機潮,讓台積電的大客戶們有機會迎來一波業績爆發,或是出現足以讓龐大的AI應用變現的功能,否則若沒有實際表現出現,最終可能讓北美4大雲端服務商(CSP)在2026年投資縮手,恐導致相關晶片需求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