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40年的台股年K線,漲多跌少是主旋律,連續三年上漲的情況並不少見。歷史上四次連續三年上漲,分別出現在1980年代後期、2004年前後、2011年起,以及2020年前後。2023年和2024年台股已連續上漲,漲幅均超過兩成,與1980年代後期和2020年前後的盤勢相似。
1980年代後期,台灣外匯累積、台幣升值,大量熱錢湧入推升股市;2020年則因全球疫情下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加上台灣防疫得當,企業獲利增加。然而,2025年要複製連續三年上漲的走勢可能不易。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幅度有限,且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對股市的激勵效果減弱。
儘管如此,台股仍有強力支撐。歷史經驗顯示,台股企業獲利成長與股市表現呈正相關。預估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仍將持續成長,台積電稅後淨利預估增長24%,整體上市公司獲利成長23%,為台股行情奠定基礎。
資金面亦是台股的利多因素。過去台股易受外資買賣超影響,但近年逐漸擺脫外資主導。2020年疫情期間,外資賣超,台股仍逆勢上漲;2024年ETF熱賣推動下,投信買超金額更超越外資。本土資金崛起,與保險業因應新會計準則減少儲蓄型保單銷售有關,資金轉向股市。自2020年起,國內股票基金規模顯著增加,ETF資產規模大幅成長,成為台股穩定買盤來源。
近兩年AI成為市場熱點,吸引大量資金投入。儘管部分人擔憂AI可能重蹈網路泡沫覆轍,但AI浪潮尚屬早期,仍有巨大成長空間。以網路創新為例,思科(Cisco)股價從1994年的1.2美元飆升至2000年的25.5美元,期間獲利增長五倍,本益比從不到20倍上升至60倍以上。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輝達(NVIDIA)身上,2023年至2024年,輝達股價從14.6美元漲至140美元,預估2025年EPS將達4.85美元,較2023年成長約四倍。
網路技術普及後,市值領先的企業多為科技巨頭;AI的發展可能延續此趨勢。2024年11月,輝達市值突破3.5兆美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儘管AI熱潮可能面臨短期波動,但全球CSP業者在2025年仍將擴大資本支出,AI相關供應鏈持續成長。
永豐投顧建議,投資人可採取以下三項策略:
第一,逢高獲利。根據台灣國發會景氣對策信號燈,2024年4月出現黃紅燈,至10月已持續7個月,景氣高原期預計在2025年4月後結束。半導體產業銷售額年增率預計2025年1月達高峰,建議投資人在第一季末和第二季針對整體股市及半導體類股進行逢高獲利操作。
第二,AI領航,主流不變。2024年AI相關類股表現突出,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主題。投資AI相關產業(如先進製程和伺服器)的組合回報顯著高於未包含AI的組合。2025年應持續關注AI相關投資機會,儘管主流股波動較大,仍是趨勢所在。
第三,降息受惠與高股息。預期2025年美國降息,雖幅度不大,但有助於刺激消費,耐久財與民生消費類股表現可期。此外,高股息題材仍具吸引力,2024年台股企業獲利接近高點,2025年上市公司配發率有望提升,投資高股息標的可穩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