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行之分析,雖然8/12吋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明顯不如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但是台灣晶圓代工廠為了這種逐水草而居,產品低價沒差異化沒核心競爭優勢,到處尋求低價產能的台灣設計客戶而言,不但不該以量談價,還應該逐步漲價因應。

陸行之也質疑該消息的真實性,並比較台灣設計公司動輒15~25%營業利潤率,台灣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大廠雖然表面上也有15~25%的營業利潤率,但即使把非現金折舊加回,還遠遠不夠因應每季度龐大的資本開支,為了短期產能利用率提升而降價,實在沒啥意義,對現有客戶及不會逐低價而居的忠實客戶也不公平。

根據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先前調查,2024年消費電子終端市場疲弱,零組件廠商保守備貨,導致晶圓代工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低於80%,僅有HPC產品和旗艦智慧型手機所採用的5/4/3奈米等先進製程維持滿載,此狀況將延續至2025年。

TrendForce指出,台廠受惠於OOC(out of China)轉單需求,力積電、世界先進下半年產能利用率提升幅度優於預期,但整體成熟製程需求仍籠罩在總經疲弱的陰霾下,產能利用率平均仍落在70~80%,並未出現緊缺的狀況。

TrendForce指出,受惠於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等趨勢,中國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復甦進度較同業快速,甚至部分製程產能開出腳步不及客戶需求,已呈滿載情況,2024下半年則是進入傳統備貨旺季,加上美國設備出口管制拖延擴產進度,產能吃緊情境可能延續至年底,使得原採取低價競爭、以價換量的中國廠商表現有望止跌回升,甚至近一步醞釀特定製程漲價的底氣,不過,目前價格仍低於同業平均水準,因為獲利壓力而補漲的措施,不能視為全面復甦的訊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灣規模最大ESG投資論壇登場 凱基證券聚焦環境經濟永續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