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指出,當詢問此消息的時候,台積電僅回應,該公司一直專注在面板級封裝技術在內的先進封裝技術的開發。消息人士表示,台積電與設備、材料供應商合作,採用最新方法研發晶片封裝技術,傳出將採用尺寸510×515mm,可使用面積是一般12吋晶圓的3倍之多。

不過,消息也強調,目前該技術仍在非常早期的階段,但業界也需要像是台積電這種擁有非常強大的資源的企業,來開發新技術。

封裝技術處在整個半導體製造後段,過去被視為技術含量不高的製程,但隨著電晶體微縮已經來到摩爾定律極限,但追求效能持續提升與成本維持,先進封裝技術被視為先進製程的延續重要關鍵,像是台積電,在扇出晶圓級封裝(FOWLP)基礎開發了整合扇出型封裝(InFO)封裝,用於蘋果iPhone手機A10晶片以後。

台積電在2020年技術論壇宣布,將旗下SoIC、InFO及CoWoS 等3D IC技術平台,並命名為「3D Fabric」,在AI浪潮開始後,將CPU、GPU、DRAM等各種晶片進行堆疊封裝,其中CoW(Chip on Wafer)指的是晶片堆疊,WoS(Wafer on Substrate)是將晶片封裝在基板上。

對於輝達來說,以GB200 晶片為例,這是由2顆B200與Grace CPU晶片封裝而成,並與8顆高頻寬記憶體(HBM)封裝,達到高速運算與加速性能表現。

台積電替輝達、AMD等半導體公司,甚至是亞馬遜以及谷歌等科技巨頭打造AI晶片,都是以目前最大的12吋矽晶圓來打造,市場人士指出,一片晶圓只能造16套B200晶片,還得達到100%良率,若能該技術能夠推出,未來能在每片晶圓上製造出更多晶片。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衝回23000點 台積電漲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