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在X平台貼文指出,Grokipedia將是一個完全開放原始碼、無審查的知識庫,所有人與AI系統都能自由取用。他強調,現有的Wikipedia已受到意識形態綁架,難以維持真正的中立性,因此需要一個「以真相為唯一使命」的新平台。
支持者DogeDesigner在社群平台補充表示,Wikipedia早已被特定政治立場的編輯群長期把持,導致人物傳記等條目出現偏頗,而合理修正卻往往遭到封殺。他指出,Grokipedia的設計宗旨是避免這些問題,將以公開透明的方式累積知識,成為「未來的全球標準」,並為人類與 AI 系統提供可信基礎。
同樣出身「PayPal幫」的知名創投人士David Sacks也加入批評行列,直言Wikipedia已經「絕望地偏頗」,尤其在Google搜尋結果長期排名靠前,並被廣泛用於AI模型訓練,若本身存在偏見,將造成資訊環境的惡性循環。Sacks目前是Craft Ventures共同創辦人,今年更被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為白宮AI與加密貨幣政策負責人,在科技與政策領域影響力不容忽視。
外界分析,Grokipedia不僅是馬斯克挑戰Wikipedia的最新舉動,更是他建構xAI生態系的拼圖之一,延續先前推出的AI聊天機器人Grok品牌。然而,所謂「無審查」模式是否能兼顧真實與正確,避免假訊息氾濫,仍是最大挑戰。
目前Grokipedia尚未公布上線時間,馬斯克僅語帶保證稱「很快就會出現」。在AI主導知識重塑的浪潮下,這場「真相百科」之戰,勢必引起全球關注。
Super important for civilization https://t.co/uCiLhKLHn7
— Elon Musk (@elonmusk) October 1, 2025

三星×OpenAI世紀合作!每月90萬片DRAM推動AI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