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門診不給力!確診千萬僅8千人來 醫揭台灣追蹤「難在這」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逼近千萬大關,但據健保署統計,為長新冠患者設置的整合醫療計畫推行1年至今,僅收案8千餘人,醫師推測,收案情況不盡理想,可能與民眾習慣直接前往長新冠症狀對應科別、而非整合門診就醫有關,衛生單位應出面推動大型追蹤計畫,以了解台灣長新冠實況。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逼近千萬大關,但據健保署統計,為長新冠患者設置的整合醫療計畫推行1年至今,僅收案8千餘人,醫師推測,收案情況不盡理想,可能與民眾習慣直接前往長新冠症狀對應科別、而非整合門診就醫有關,衛生單位應出面推動大型追蹤計畫,以了解台灣長新冠實況。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隨著新冠降溫,人們逐漸從2019年底開始的噩夢中甦醒,不過「長新冠」患者卻始終困在噩夢中無法脫身,尤其是疫苗出現前染疫、沒有疫苗保護的長新冠患者,症狀尤其嚴重。美國一名女性因為長新冠連續發燒7個月;另一位媽媽開車載著孩子,長新冠導致的腦動脈瘤發作,險象環生,她們至今尚未痊癒,可能一生都要與長新冠為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第五波新冠疫情正處高原期,診所醫師觀察,先前1天看2至3例快篩陽,最近一週每天病例增加3至4倍。此外,感染新冠病毒會改變免疫系統,誘發過敏體質,許多民眾確診過後喘咳很久很厲害,一直以為是長新冠,進一步就醫檢查,結果六、七成以上都是氣喘,對症下藥後明顯改善。
【林士為/綜合報導】國內新冠病毒疫情上升且處於流行期,疾管署指出上週新增623例本土病例並發症,較前一週增加約1.9倍,同時也有2例小於1歲的男童感染新冠併發症,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表示,近日新冠疫情升溫,上週六這波有兩位感染,分別是80歲、59歲女性,他指出新冠雖已輕症化,但提醒大家還是要做好防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本土新冠疫情處於低點且持續下降,但長新冠對於兒少的傷害不容忽視,學者估計,自Omicron變異株流行後,台灣恐有26萬名兒少有長新冠症狀,主要為呼吸道、神經及精神疾病。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近尾聲,統計自爆發至今的3年間,已造成近千萬人確診,但至今仍無法確認多少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國內最新研究彙整80篇論文,整理出58項長新冠症狀及各症狀發生率,完整度超高,曾染疫、沒染疫的人,都該留存、參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新冠確診者中有15%會出現長新冠,美國更發現,當地長新冠者失業風險較未出現者高出1.23倍,且造成每年180至410萬人失業,推估將損失1050至2350億美元薪資收入;公衛學者另呼籲,後疫情時代除繼續提升次世代疫苗覆蓋率,並加強社區呼吸道監測系統。
【蔡曉卉/綜合外電】許多感染COVID-19患者在康復後,仍然出現腦霧、疲勞、心悸等「長新冠」問題。最新研究顯示,長新冠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持久,如果症狀已持續1年還揮之不去,再過半年可然仍有相同症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全球累積7.6億人感染,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推估,至少6200萬人深受長新冠所苦,約有500萬名長新冠患者會在一年內併發心血管疾病,併發症機率是未感染者的2.6倍,若有完整接種疫苗,可降低一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43%。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感染新冠住院治療的病患,有1/3於多個月後出現多重器官異常的狀況。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瞭解難以捉摸的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
以色列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最初感染症狀輕微的COVID-19患者出現所謂的「長新冠」症狀,大多數會在一年內完全消失,這項研究發現被視為「令人安心」。
【李芷妤/台北報導】48歲鄭小姐自從確診過新冠肺炎,冬天開始全身皮膚容易乾燥、脫屑、搔癢,外用凡士林反而加重搔癢,且搔癢狀況在夜晚尤甚,嚴重影響睡眠,就醫時手掌搔抓出血。除了中醫內外雙管齊下治療,醫師建議多吃銀耳、甘蔗、梨子、白蘿蔔等滋陰潤肌,蘿蔔讓腸道順暢可加速皮膚修復。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台中市47歲葉姓男子去年底在密閉空間以火爐燒炭取暖,卻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經送往童綜合醫院搶救,住院5天即康復出院,沒想到,1個月後竟出現無法說話、動作遲緩、認知障礙等情況,甚至大小便失禁,家人連忙將他送醫,檢查後確診罹患遲發性神經病變,經院方密集施以高壓氧治療,終於逐漸恢復正常。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 COVID-19 及長新冠症狀估計造成整體GDP損失1337 億元,其中長新冠佔100億元,而腦霧是長新冠常見症狀,也是認知功能障礙的前奏曲,當認知障礙太嚴重,即形成失智,對此公衛專家提供簡單自我測試,若「經常突然一陣暈眩」、「集中注意力困難」、「思考比以前慢」等3種情況,發生頻率如明顯增加,即可能有腦霧現象。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在染疫過後要擔心的是「長新冠症候群」,重症醫師黃軒指出,「長新冠症候群」是種慢性疾病,其症狀在新冠病毒感染後持續數月或數年。美國多達30%的感染新冠肺炎者出現「長新冠」,恐使美國未來經濟大衰退。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焦慮」是許多新冠肺炎康復者最頭痛的長新冠症狀之一,雖多數患者現在的症狀可能輕微如感冒、甚至無症狀,但仍可能有相關後遺症,陽明交大生理學研究所與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精神醫學部組成團隊發現長新冠「焦慮」的關鍵,可能是Fkbp5基因,且只要是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都有機會出現焦慮症狀。
英國專家警告,由於缺乏當局核准的正規療法,加上面臨重返職場的壓力,許多「長新冠」(Long Covid)患者只能選擇未經驗證、有危險性且所費不貲的偏方或民俗療法。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不少確診者深受染疫後遺症「長新冠」所苦,一名家住台南的女高中生就因此喘到行動困難坐輪椅,住院數周卻都查不出原因,直到遠赴台北市找上胸腔科重症醫師蘇一峰,遵醫囑服用威而鋼才大幅改善病況!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50歲男性久咳、走路喘、臉色蒼白、身體虛弱,原以為是「長新冠」後遺症,直到診所醫師驚覺有異,抽血檢驗發現血球數值異常,轉至醫學中心才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提醒,此病惡化快速,若出現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等4症狀,應提高警覺。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更有許多人受長新冠影響,三軍總醫院今(12/27)表示,該院整合門診由11個科別組成,目前已服務1322人次,並發現最常見的症狀前三名依序為呼吸道症狀、疲倦及情緒或睡眠障礙,而三總今天也開箱了該院的「心肺復健室」,並發現在醫院復健的成效遠大於在家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