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132 項結果


三星推出One UI 6 Watch 為穿戴式裝置加入AI功能

三星推出One UI 6 Watch 為穿戴式裝置加入AI功能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三星於年初發表Galaxy S24旗艦系列,奠定行動AI新紀元,同時宣布將在更多樣的裝置導入Galaxy AI。為此三星正式宣布將Galaxy AI應用於Galaxy智慧手錶中,強化其廣受喜愛的健康功能。結合完善的Samsung Health應用程式全新功能將支援於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搭載One UI 6 Watch的Galaxy智慧手錶系列。並自六月起Galaxy智慧手錶部分用戶將可搶先體驗Beta測試版。

3週無登革熱本土病例!疾管署警示:病媒蚊指數仍高

3週無登革熱本土病例!疾管署警示:病媒蚊指數仍高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進行例行性疫情記者會,宣布已經連續3沒有革熱本土確定病例,不過台南、高雄、屏東等南部地區的病媒蚊指數增加引起關注,呼籲民眾務必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只需6分鐘 檢查子宮頸癌守護婦女一生健康

只需6分鐘 檢查子宮頸癌守護婦女一生健康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婦女通常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照顧者,但往往為了工作和家庭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子宮頸癌是一種常見的婦女癌症,多數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有關。然而,由於其潛伏期長,早期很難發現,因此政府推動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已顯著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

40多歲外籍男染瘧疾亡 疾管署升高馬拉威旅遊等級「第一級」!

40多歲外籍男染瘧疾亡 疾管署升高馬拉威旅遊等級「第一級」!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死亡病例,為40多歲外籍男性,於4月下旬曾至非洲馬拉威,5月18日自韓國入境後獨自入住旅館,隔日出現呼吸喘、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5月20日因症狀持續就醫,抵達急診時生命徵象不穩,經採血鏡檢發現疑似瘧原蟲,通報後檢驗確診感染惡性瘧 (又稱熱帶瘧),已緊急給予藥物治療,惟個案因病況惡化,於當日不幸死亡,疾管署也提高馬拉威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調整為第一級:注意。

噁爆!吃壽司驚見「活體蛞蝓蠕動」 北市衛生局查2項缺失「最高可罰2億」

噁爆!吃壽司驚見「活體蛞蝓蠕動」 北市衛生局查2項缺失「最高可罰2億」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北市一家日本連鎖壽司店昨天(18日)傳出,有民眾晚餐吃到一半發現壽司裡竟有一隻蛞蝓活體正在蠕動,民眾向店家反應後也只被招待了一份甜點。北市衛生局今派人前往稽查,經查發現有2項衛生缺失,以命令限期改善,若複查後仍不符規定,可以處6萬到2億元罰鍰。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感染「李斯特菌症」 疾管署:避免吃到這些食物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感染「李斯特菌症」 疾管署:避免吃到這些食物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進行例行疫情記者會,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女嬰出生後即收治加護病房,經過治療後母女康復出院。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李斯特菌症普遍存在於自然界、潛伏期比較長,主要傳播途徑是生菜、切片水果和即時肉品、未消毒乳製品,呼籲民眾要多注意。

母親節前要更小心!2寶媽被兒女傳染腸病毒 醫叮囑要注意「2細節」

母親節前要更小心!2寶媽被兒女傳染腸病毒 醫叮囑要注意「2細節」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高峰,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邱柏翰曾在臉書分享遇到的特殊案例,表示一雙兒女的女兒確診腸病毒後傳染給兒子,小孩子康復後卻發現大人也被傳染,推測該母親在照顧兒女期間可能共食或是未充分洗手,僅用酒精消毒,因而被感染,提醒民眾成人也會感染腸病毒,切不可輕忽。

辛勤養家卻患惡性肋膜間皮瘤 醫曝「潛伏期可達40年」

辛勤養家卻患惡性肋膜間皮瘤 醫曝「潛伏期可達40年」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一名69歲患者大半輩子都在辛勤養家,過往從事石䃇暴露職業的他,某天莫名胸背痛、呼吸喘,經診斷為惡性肋膜間皮瘤。醫師表示,此癌的潛伏期最長可達40年,早期症狀易與呼吸道疾病混淆,許多民眾直到邁入中高齡才驚覺患病,之中半數已是晚期,存活時間更是不到1年,所幸健保已將雙免疫治療納入給付,成為他們延續生命的一道曙光。

「高燒、咳不停」患者暴增! 醫警示:恐感染「這種病毒」

「高燒、咳不停」患者暴增! 醫警示:恐感染「這種病毒」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近期高燒、肺炎住院者增加且此類患者都不是流感,聯新國際醫院的小兒感染科專家李尚謙在臉書發文提醒,這類患者可能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 」,且這種病毒不分年齡,可說所有人都有風險,甚至嚴重時需要住院治療。

強震震壞石綿建材老屋 環境部籲勿妄處理「恐有健康風險」

強震震壞石綿建材老屋 環境部籲勿妄處理「恐有健康風險」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0403地震導致全台多地災損,環境部顧及舊式房屋產生的石綿廢棄物恐有健康風險,呼籲民眾不要暴露不管、不要無防護自行拆除、不要任意棄置,而要儘速安全拆除、妥善封裝,並且通報當地環保局,申請免費清除處理。

初瓦、嚮辣103人吐瀉!醫師:「放諾羅假」比勒令停業更有效

初瓦、嚮辣103人吐瀉!醫師:「放諾羅假」比勒令停業更有效

【江宜潔/綜合報導】王品集團旗下「初瓦」及「嚮辣」西門分店疑似爆發食物中毒,根據台北市衛生局截至10日上午10時統計,目前已有103人用餐後身體不適就醫,另部分個案初步檢驗出諾羅病毒,全案引發關注。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認為「放諾羅病毒假」可能比勒令停業更有效,畢竟讓員工抱病上班,病毒能靠糞便或嘔吐物飛沫等途徑傳播,若再加上廁所清理量少、餐廳排風系統不好等因素,下場恐擊沉顧客、也擊沉老闆。

離奇!寶林廚師「糞便驗出邦克列酸」 醫師:恐是罕見共生體

離奇!寶林廚師「糞便驗出邦克列酸」 醫師:恐是罕見共生體

【魏盈盈/綜合報導】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6)日公布寶林茶室案,胡姓代班廚師除了手,糞便中也檢出邦克列酸(原米酵菌酸正名),但在醫院進行血液和尿液採檢結果後,都是陰性。醫師姜冠宇昨日透過臉書表示,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不可置信,他認為該名廚師竟然還能沒事,並做出大膽推測,認為廚師的血清若驗出毒素抗體,「如果有的話就是少見的共生體」。

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確診 疾管署籲長者接種流感疫苗

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確診 疾管署籲長者接種流感疫苗

【王宇德/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4/2)公布今年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南部80多歲女性;由於此病好發5歲以下未打疫苗兒童、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疾管署提醒這三類人施打疫苗,還有平時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

排除下毒?寶林2死關鍵都是這 腎臟名醫:毒物可能因此產生

排除下毒?寶林2死關鍵都是這 腎臟名醫:毒物可能因此產生

【許潔如/綜合報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不斷擴大,目前已經累積2死、4人在加護病房搶命,至少10人被影響,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認為下毒可能性降低,但從2名死者都是多重器官系統衰竭或肝衰竭引起的肝腎癥候群來看,他推測使用過期食材的風險很高,「毒物可能因為過期的食物腐敗而產生。」

哪些食物會有米酵菌酸?易受汙染4大類食品  營養師程涵宇全解析

哪些食物會有米酵菌酸?易受汙染4大類食品  營養師程涵宇全解析

【陳奕棋/綜合報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2死案,死者解剖檢出台灣首例罕見的「米酵菌酸」毒素,全台民眾人心惶惶。而米酵菌酸到底是什麼、為何從來沒聽過?可能會出現在哪些食物中?哪些食品易受汙染?以及如何預防吃到米酵菌酸等問題,營養師程涵宇整理出12大詳細資訊要項,教民眾全面認識米酵菌酸的毒害及預防措失。

日本出現首例「人傳人蜱蟲病」 疾管署提醒防護:致死率最高15%

日本出現首例「人傳人蜱蟲病」 疾管署提醒防護:致死率最高15%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日本一名20多歲男醫師,接觸患者後被感染SFTS(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又稱蜱蟲病),是為該國境內首起人傳人病例,所幸治療後已好轉,至於傳染給他的患者,則不幸於到院3天後身亡。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提醒,SFTS多在每年5月至10月流行,致死率約為5至15%,民眾若有野外活動,應要做衣著防護,才能降低感染機會。

4歲女童患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疾管署匡列19人投藥追蹤

4歲女童患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疾管署匡列19人投藥追蹤

【王宇德/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今年國內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為一名北部4歲女童,因咳嗽劇烈,併有發燒、嘔吐、全身無力等症狀,後四肢出現紫斑經醫師評估收住加護病房,並出現痙攣及意識改變,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目前病況尚穩定,轉入小兒科病房治療。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