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腸病毒如何分辨?醫揭最明顯差異「2特徵成關鍵」
【林士為/綜合報導】隨著校園開學,流感跟腸病毒這類傳染病進入流行期,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表示,這兩種呼吸道疾病,症狀有相似的地方,很多人不會分,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分辨,什麼症狀可能是流感、腸病毒。
【林士為/綜合報導】隨著校園開學,流感跟腸病毒這類傳染病進入流行期,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表示,這兩種呼吸道疾病,症狀有相似的地方,很多人不會分,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分辨,什麼症狀可能是流感、腸病毒。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口乾症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引發嚴重疾病。臺北榮總家庭牙科吳詩韻主任表示,口乾症可導致蛀牙、口腔潰瘍和念珠菌感染,特別是自體免疫疾病引發的口乾症,還會造成舌頭乳突退化。此外,免疫失調如修格蘭氏症候群患者,除了口乾外,還會出現眼乾、角膜潰瘍,甚至淋巴癌風險增加。為預防這些疾病,建議早期檢查及治療,並定期進行口腔健康維護。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台中市衛生局前天(5日)接獲疾管署通知新增1例本土M痘(Mpox)確診病例,為30多歲的本國籍男性,這是台中市第3例確診病例。台中市衛生局表示,M痘主要傳播途徑為不安全性行為,呼籲近1年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過去曾罹患性病者、性接觸對象有上述任一情形者,請儘速完成2劑M痘公費疫苗接種,民眾可於「台中市政府疫苗預約系統」預約。
【記者鮮明/彰化報導】彰化縣90歲黃姓阿公早年開大卡車及計程車為業,檳榔不離口,壞習慣超過40年,在口腔癌好發的40至70歲之間沒事,而且已經戒檳榔超過10年了,卻在83歲那年右上唇出現歸類於口腔癌的唇癌,今年再因左下唇的唇癌動手術切除再整形。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檳榔引發口腔癌已獲證實,嚼越久危害越大,恐將跟你一輩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59歲蔡先生經常嘴破,日前又出現口腔潰瘍,原不以為意,後來卻發燒、疑似肺炎住院兩天,出院後斷斷續續發燒,前陣子更突然胸悶、呼吸困難,急診檢查發現他的血氧濃度僅92%、雙側肺浸潤、發炎指數極高,最終診斷為口腔「血鏈球菌」造成的感染性心內膜炎合併二尖瓣逆流,換人工瓣膜才撿回一命。
【魏盈盈/綜合報導】一般人一生中總會有嘴巴破洞的時候,雖然只是嘴內的小潰瘍,但痛起來真的會痛不欲生,特別是咀嚼食物時還會碰到潰瘍處的疼痛感!耳鼻喉科醫師曾家承近日在臉書粉專「書米蟲的啃食日記」分享嘴巴為何會一直出現破洞的原因,除了與基因、免疫、營養缺乏、過敏反應或系統疾病有關外,還有一日常習慣導致會經常嘴破,他建議若發現自己經常嘴破,應避免使用含月桂基硫酸鈉 (SLS)成分的牙膏。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腸病毒進入流行期,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上週5月5日到5月11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214人次,已超過流行閾值(1100人次),且較前一週增加13.4%,台北市5月5日至11日校園通報因腸病毒群聚案件致停課也達117班,較前一週之103班上升13.6%。北市衛生局提醒,因腸病毒傳染力強,各種年齡都有機會感染腸病毒,但5歲以下有較高風險發展為重症,為避免腸病毒傳播,大人、小孩皆應維持正確洗手的好習慣,感染後應落實「生病不上學」,並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進行例行性疫情記者會,數據指出國內新冠疫情新增246例本土病例,其中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防疫醫師林詠青分享2例特殊病例,都是1歲多男童感染新冠病毒後併發腦炎,目前其中1人已康復、另1人則是已離開加護病房,目前持續住院中。
【施養正/綜合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包括新北市、台中市等縣市成為高風險地區,截至6日已有近90個班級停課。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提醒,71型腸病毒的重症及死亡率最高,且因為台灣近5年未發生大流行,孩童體內的抗體不足,若身體許可,建議儘快施打疫苗,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等重症前兆,則必須立即送醫檢查。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衛福部疾管署預測4月底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常見的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且傳染力極強,此外腸病毒可能透過糞口、飛沫和接觸傳染,感染後平均約3到5天就會出現症狀,因此民眾避免以手接觸口鼻和戴口罩、勤洗手是最佳預防方式。
【余平/綜合外電】日本梅毒病患增加,一位20多歲的女性分享了她對「梅毒斑」和感染的看法。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12星座三大幸運星揭曉,星座專家Amanda表示,4/13至4/19間,巨蟹座運勢排名第一,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加上主管最近心情頗佳,不再緊盯不放。第二名天蠍座,公司流言滿天飛,憑藉敏銳的觀察力和直覺,從中分辨出假消息。第三名獅子座,不少認識新朋友的場合,並且有閃電陷入戀情的機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農曆春節期間,許多民眾返鄉或出遊,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在返鄉拜年或旅遊放鬆心情的同時,若有身體不適或用藥需求,需要留意用藥安全,像是使用合法藥物、遵循醫囑及注意身體反應等。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39歲張小姐去年底因腹痛、腹瀉及下肢嚴重水腫,連番就醫檢查後才揪出是狼瘡性腸繫膜血管炎,當下讓她難以置信,藥物治療後症狀雖改善,但返家數天病況又急遽直下,還出現視覺障礙、性情改變徵兆,確認是併發高致死風險的「可逆性後腦病變症候群」,所幸經醫療團隊努力下病情逐漸穩定,正安排復健中。
【吳坤芝/綜合報導】57歲香港女星周海媚11日病故,多年前傳周海媚罹患紅斑性狼瘡,她曾上節目否認,並稱自己是血小板偏低。日前網傳一份疑似她的急診病例,記載病史包括高血壓、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醫指出,紅斑性狼瘡的表現非常多樣性,醫界稱為「千面女郎」,其中血液系統方面的問題占了85%。
【記者林芳如、林志怡/台北報導】腸病毒71型睽違一年半現蹤!疾病管制署今日(3/14)表示,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71型輕症確定病例,前次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為前(2021)年,新增2例個案均居住於北部,分別為1歲男童有發燒、活動力下降,及4歲女童有發燒、嘴巴出疹且有口腔潰瘍,經住院治療後症狀均已緩解。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疾管署今記者會說明國內疫情發展,針對流感與腸病毒疫情,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8例死亡個案,與1名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並評估流感疫情後續將逐漸下降,但發言人曾淑慧指出,流感重症通報屬於落後指標,還在觀察當中。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近期腸病毒疫情持續走高,專家提醒,腸病毒型別眾多,尤其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風險最高,過去2年民眾少有感染情況,故媽媽們體內普遍沒有抗體存在,新生兒也因此沒有抗體,且幼兒感染腸病毒的症狀往往沒有特異性,民眾務必提高警覺,目前國內也已開發出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7月上市。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疾管署今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發展,針對腸病毒近況,疾管署推估,腸病毒疫情將上升,預計下週超過流行閾值、正式進入流行期,且目前有多型別流行趨勢,今年新增重症個案多屬不同型別,提醒家中有孩童的家長務必先洗手、換掉身上衣物再接觸小朋友。
【記者林芳如、賴昀岫/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10/7)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宣布,今增228例中重症,包括178例中症、50例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