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先前升息循環時,美台兩國的調整幅度有相當落差,美國11度升息的幅度高達17碼,台灣則只有3.5碼。由於升息的步調走得比美國保守,在轉為降息時,台灣央行也不急於一時,因此去年9月美方降息2碼時,央行就沒有跟進;加上國內經濟發展仍屬平穩,降息釋出資金催化投資的必要性不大,因此本次央行理監事會議的利率連六凍,與市場預期一致。

在信用管制方面,房貸荒讓金管會鬆綁銀行法的放款天條,對於新青安開綠燈,使外界預期央行應會跟進放鬆房市管制,但央行卻如鐵板一塊,沒有任何調整,讓各界的期望落空。張旭嵐表示,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持續上升,不動產授信風險居高不下,讓重視金融穩定的央行,沒有大動作調整信用管制,對於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銀行自主管理也沒有絲毫鬆口,因此房市的信用資源仍緊縮,等不到活水挹注,所以年底旺季不旺,市場短期內依然會處於「量縮價緩」的築底盤整。

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央行按兵不動的策略下,更值得注意的內涵是,面對關稅後座力,手上必須有更多籌碼因應,同時,面對房地產業者們的殷殷期盼,或可是央行覺得「自用放生」應由金管會與銀行第一線執行,相較於整體市場,「Lesson」還不夠深刻,應還有修正空間所致。不過央行在新聞稿中仍埋下伏筆,有了換屋族放寬至18個月的前例,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別族群進行放寬。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本次央行按兵不動,其實在意料之中。央行自去年起,透過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及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引導市場回歸理性,以達成「房市軟著陸」。目前政策才初見成效,市場投機氛圍有所收斂,因此央行自然不會輕易放寬相關調控,以免再度助長炒作風氣,導致前期努力付諸流水。若房市持續降溫,房價也出現合理修正,央行最快可能要等到今年12月的理監事會議,才會重新評估並考慮調整相關政策。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地段精華稀有性強 雙北都更危老宅單價屢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