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僅使第二屋限貸令擴及全台,上限還縮至5成,不只多屋族無處逃,自住換屋族也受到衝擊,若不是先賣後買,就只能「簽切結換成數」求暫時解套;加上各大行庫為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紛紛啟動自主管理放貸從嚴,許多民眾憂心貸款恐不如預期,因而暫緩購屋計畫,所以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全台交易量都急踩剎車,由六都交易量減兩成比例推算,估計全國的量縮幅度超過7萬棟。

第七波信用管制前後12個月 六都買賣移轉量比較
第七波信用管制前後12個月 六都買賣移轉量比較

台南市第七波打炒房前後12個月,量能萎縮高達27.3%,買氣萎靡較鮮明;桃園則小減5850棟,減幅12%為六都最輕微,台中量縮幅度也僅16.6%,表現為六都次佳。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台南先前受科技業發展大熱之惠,市場表現火熱,又適逢重劃區交屋潮,因此2023下半年到2024上半年,幾乎衝出了升格直轄市以來的最大量。然而熱潮緩和後,外圍區段剛性需求不足,部分重劃區又因漲幅提前反應,在景氣降溫後買家追價意願低,使交易量大縮水。

桃園、台中則因重劃區百花齊放,新案交屋潮輪番上演,加上桃園的中壢過嶺、觀音草漯、大園客運,台中的台中港特定區等新興重劃區,仍屬於2、3字頭的平價區段,對首購買盤具吸引力,因此買賣移轉表現相對平穩。

張旭嵐表示,近期政府為緩解房貸荒,已祭出政策調整,對首購、換屋等自住族群開大融資水龍頭,所以先前擔憂貸不滿而不敢進場的買家,可望慢慢出籠;但由於央行的信用管制與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才是近一年來房市轉衰的關鍵,而央行政策是否鬆綁,還需等待9月中下旬理監事會議的討論結果,所以市場能否明顯回溫,仍需密切關注央行動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高雄車站招商2度流標 商圈沒落但願景無限新屋跳漲賣5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