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今年前8月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量為938億元,其中工業地產交易量為562億元、佔約60%,成為今年商用市場的強勁支撐。總計今年工業地產市場已出現11筆十億元以上的大型交易,包括友達、宏達電、和碩、穩懋半導體、泰豐輪胎等多家大廠,積極推進資產活化、處分使用率低的廠房,提升資產運用效率。

同時也有企業力拚彎道加速,積極購廠擴充產能,挹注今年工業地產市場交易量。包括台達電7月時以69.5億元買進土地坪數約3.5萬坪的泰豐輪胎觀音廠,是今年成交總價最高的工業地產交易案。總經理林三智觀察,此標的與台達電中壢總部具備資源整合及地緣效益,加上企業長期發展剛需,才吸引台達電砸重金出手。
總經理林三智說明,從信義全球資產公司今年陸續協助上市櫃企業及法人機構成交大型商用不動產,並承接多組企業客戶委託處分廠房與工業土地來看,今年市場中,賣方處分工業不動產的動機以資產活化居多,而資金回收後,主要有三個運用方向,其一是再投入更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商用不動產;其二是挹注研發與轉型升級,強化競爭力;其三是充實營運資金,專注本業並降低關稅衝擊風險。
對等關稅對台灣製造業帶來隱憂,也影響商用市場交易節奏,總經理林三智觀察,美國政府4月宣布等關稅政策,對照今年4月至8月工業地產交易量為44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幅12%,顯示面對國際金融局勢、地緣政治及政策變化,工業地產市場面臨挑戰,企業買方在資金運用及不動產購置決策上會更為謹慎,賣方處分資產洽談時程也恐拉長。
因此,總經理林三智建議,今年有處分資產需求﹑且對回收資金有一定時效壓力的賣方,在訂價上可依據實價登錄行情及市場趨勢,適度調整對價格的期待,加速完成資產處分、及早回收資金,以利後續營運布局與轉型策略。而隨著企業資產活化腳步加快,陸續有工業不動產釋出,買方亦可把握時機積極進場,為企業轉型升級布局並強化資產多元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