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招商引資,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多年來一再強調,「現在是投資高雄最好的時機」,從去年高雄簽約民間投資公辦都更、BOT、捷運聯合開發案件達10件,經財政部認列投資總額493億元榮登全國招商王;今年預計再簽約14案,民間投資額估逾900億元,可望連2年蟬聯全國招商王。然而招商績效卓越,背後也不斷定錨各區房價,甚至已提前卡位未來2030-2032年間高雄新成屋供給,而不斷推聯開案與公辦都更,已讓不少建商心生不滿,因為有能力參與開發案,目前看來就屬檯面上那幾家指標上市櫃建商。

25日捷運局舉辦捷運O9站B、C基地聯開案招商說明會,該說明會台北舉辦一場,高雄也辦一場,高雄場雖在市府發出新聞稿寫著有近30家投資團隊齊聚,然而記者實際走訪,到場建商遠低於該數字,過去捷運局會將有報名建商一一羅列公司,並在活動前請建商簽到,然而25日說明會,僅達麗、聯上、欣巴巴、隆大、藏美有代表簽名,而這5家中實際詢問當中3家,均表示並沒意願進場投資,而整場活動出現記者來的比潛在投資方(建商)多很多,可看出房市景氣不佳,建商投資意願不高,僅剩市府一頭熱還在推聯開案。

《壹蘋新聞網》統計高雄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總投資額粗估逾3000億元,當中單一投資額最高為興富發亞洲新灣區特貿3達470億元,另與國揚集團相關則超過535億元(與台灣人壽、藏美合作),國城集團則超過400億元(與高興昌合作),三地集團則超過215億元,而達麗建設投資266億元,另與華友聯與海悦取得O10聯開案,單案總投資額含附買回達362億元,從得標廠商名單中可發現,聯開與都更案成為大型建商尤其是上市櫃積極卡位目標,但投入建商往往都是固定那幾家,而大型建商之所以願意投入都更或聯開案,主要原因是土地多在精華地段或捷運站旁,相對跟民間購地到建案完工,往往要支付高額土地貸款利息,公辦都更與聯開宅,支付成本相對較低。
處處都有聯開案,處處也都在推公辦都更,在房市景氣好的階段,投標團隊將建築規劃提升,回饋比例提高釋出給市府最大誠意,用意就在拿下標案!高雄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榮譽理事長蔡紹豪分析,聯開案或公辦都更地段精華且土地面積較大,具高土地強度,未來推案因具緊鄰捷運或是原區段核心優勢,價格勢必挑戰各區行情;也將帶動周邊不僅房價甚至是地價上漲,然而當房市買氣低迷,不動產業進入寒冬,未來銷售時房市景氣能否支撐原先預想單價,多數得標建商也沒十足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