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5年,AED設置密度增3倍!台灣EMS躍升全球前五名

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指出,2023年政府修正《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擴大應設置AED的場域範圍,至今全台已新增約2,000台AED,密度從2012年的每十萬人口不到20台,成長至2025年已超過65台,躍升全球前五名。劉司長表示:「背後是產官學各界的努力,台灣只用20年就追上世界一流EM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緊急醫療服務) 的腳步,實屬不易。」

亞洲第一!產官學齊心推動PAD 2.0,心跳停止存活率翻倍

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回顧,2013年在政府與各界支持下開啟公眾AED時代,2017年推動《AED政策白皮書》與PAD 2.0擴大設置範圍,讓公共場所的心跳停止存活率由5%提升至10%,在目擊急救且可電擊心律的情況下,存活率更達55%至60%,「這是真正的亞洲第一,世界領先。」

拋磚引玉!八成台灣飛利浦員工完成CPR+AED訓練,盼更多企業投入AED捐贈 

台灣飛利浦長期支持包括「社會關懷」、「健康與福祉」等議題,以期發揮正向的社會影響力;除了捐贈AED至偏鄉、以實際行動響應AED的佈建外,CPR+AED教育訓練的普及更不可忽視。因此飛利浦從自身的員工以及合作往來的商業夥伴開始,積極推動CPR+AED教育訓練;2025年飛利浦已有超過80%的員工完成了CPR+AED的訓練。台灣飛利浦董事長胡孝揚表示:「我們相信,支持『擴充社區緊急救護量能』之需求不僅是政府或公部門的責任,身為企業主更是責無旁貸。希望我們每個人能用實際行動增加社區緊急救護的能量,共同為打造急救友善的台灣盡一份力量。」

感恩茶會不僅回顧200例的生命奇蹟,也盼藉此活動拋磚引玉,呼籲更多企業與善心人士投入AED公益捐贈,一起守護每一次珍貴的心跳。

一名被救者分享:「沒有想過自己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失去意識。在那樣緊急的時刻,我非常幸運,當時球場旁就有AED的設置,否則我的未來可能會是另一個結局。如果有機會,我也願意投入AED的公益捐贈,讓更多人和我一樣,能獲得再一次感受心跳的生命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