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庫瑪麗一旦進入青春期便會失去神格,回歸凡人。
庫瑪麗必須從居住於加德滿都谷地的新亞爾社群(Newar community)的沙卡亞(Shakya)氏族中挑選。她們受到印度教徒與佛教徒共同崇敬。候選女孩年齡須介於兩至四歲之間,並需符合嚴格的標準:皮膚、頭髮、眼睛與牙齒都必須毫無瑕疵,而且不能畏懼黑暗。
在本月稍早舉行的因陀羅祭(Indra Jatra)上,前任庫瑪麗還被信徒拉著戰車遊行。庫瑪麗永遠身著紅衣,將頭髮盤成高髻,並在額頭上畫上「第三隻眼」。
為期一週的因陀羅祭是接連幾個慶典中的第一個,接下來是主節日德賽節(Dashain),以及十月的提哈爾節(Tihar,排燈節/光明節)。
週二正值德賽節第八天,這個為期十五天的節日象徵正義戰勝邪惡。全國辦公室與學校放假,人們與家人共同慶祝。
在進入將成為她多年居所的神廟宮殿之前,新任庫瑪麗先被家人、朋友與信徒抬著遊行穿過加德滿都街道。信徒排隊以額頭觸碰她的雙足,這是尼泊爾印度教徒最崇高的敬意,並奉上鮮花與金錢。新任庫瑪麗預計將在周四為包括總統在內的信眾祝福。

前庫瑪麗傳剋夫多半終身未婚
父親阿南塔沙卡亞(Ananta Shakya)說:「昨天她還只是我的女兒,但今天她就是女神了。」他表示早在女兒出生前,就已有徵兆顯示她將成為女神,「我妻子懷孕時夢見自己是女神,我們就知道她會是特別的人」。
11歲的前任庫瑪麗特里什娜沙卡亞(Trishna Shakya)當日由家人與支持者抬著轎子從後門離開。她自2017年起擔任活女神。沙卡亞氏族中符合條件的家庭會競相爭取女兒成為庫瑪麗,一旦成功,家族在社會與氏族內的地位將大幅提升。
然而,庫瑪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她們只有少數挑選的玩伴,每年僅能在少數幾次節日時出門。
前任庫瑪麗在回歸平凡生活時常面臨困難,例如學做家務、上普通學校等。根據尼泊爾民間傳說,娶前任庫瑪麗的男人會早逝,因此許多女孩終身未婚。
近年來傳統已有一些改變,庫瑪麗如今可以在神廟宮殿內由私人教師授課,甚至還能看電視。政府也為「退役」的庫瑪麗提供每月約110美元的津貼,略高於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