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郁表示,大里垃圾掩埋場去年垃圾量25萬噸,目前已增為30萬噸,環保局承諾大里掩埋場是焚化爐歲修調節暫時掩埋垃圾的地方,卻年年不減反增,現在又規劃把原本要設置在外埔的固體再生燃料廠SRF,改設置在大里掩埋場,質疑多久的時間可以讓大里垃圾掩埋場全部去化?

熱門新聞: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黑熊慘遭槍殺 曝屍3天被發現!不排除非法盜獵

張芬郁表示,台中市2022年產生的一般垃圾量63萬2395公噸,2023年增加為68萬1185噸,多了4萬8790噸,資源回收量則只多了1萬3806噸,廚餘回收則減少6068噸,沒有看見在垃圾減量和透過回收減少垃圾的成效,只重視興建焚化爐和掩埋場,無法跟上垃圾增加的速度。

張芬郁強調,應該想辦法從源頭垃圾減量著手,垃圾隨袋徵收是方法之一,質疑台中市政府的決心,只把垃圾隨袋徵收當成宣示口號,沒有下文,要求明年度應編列相關預算。

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大里垃圾掩埋場的增加量已比前年減少,代表垃圾分類帶來減量成果,以SRF廠一天150噸的處理量,大約7.5年可以去化大里掩埋場30萬噸的垃圾,但詳細數量必須再經過計算。

陳宏益也認同從源頭減少垃圾量,垃圾隨袋徵收是方法之一,但市民反彈聲浪大,不易推動,在隨袋徵收之前,垃圾分類更重要,但遇到很大的阻力,目前廚餘分類回收最困難,會持續加強宣傳。

市議員張芬郁認為應從源頭減量,緩解台中市的垃圾問題。張芬郁提供
市議員張芬郁認為應從源頭減量,緩解台中市的垃圾問題。張芬郁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壯世代重返職場!滿3個月再領6萬元 退休婦欣喜:要再工作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