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人士今天表示,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一開始提到,未來帶領國家往前走、推動國政的最大依據就是「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強調主權在民的概念。而現在國會面臨全新局勢,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國會席次過半,但是賴清得期待未來包括在國會的國政推動上,大家可以對內競爭、對外團結一致,民主社會以人民利益至上為本,並以國家利益優先於政黨利益謀求合作。

針對賴清德在演說中提到的兩岸關係,國安人士提到,台灣的國家路線就是「民主、和平、繁榮」,這也是台灣跟世界連結的一個重要的基礎;也因此台灣不只會持續跟民主國家交流、發展經驗,強化民主韌性,同時也讓台灣在全球的民主鏈上成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國安人士指出,賴清德提到民主台灣擔任世界和平的舵手,當中有兩個重要元素。第一,是呼應到國際社會對於威權主義持續擴張風險的高度關注,也呼應國際社會關注,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去年G7領袖共同聲明可看到,越來越多民主國家把台海的和平穩定,視為全球繁榮穩定不可或缺要素,也認為是大家須協力的地方,賴清德今天在演說中也向國際做出這樣的回應。

國安人士表示,第二個元素就是,賴清德特別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中國的軍事行動與灰色脅迫,被全球視為和平穩定很大的挑戰,因此賴清德在今天的演講中畫出一條「清楚的線」,這條線就是「民主自由是台灣不可退讓的堅持,和平是唯一的選項,繁榮是長治久安的目標」,今天特別就這個部分向中國提出一個呼籲:「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國安人士表示,賴清德提到,兩岸可以有一個共同目標「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雙邊應該有一個共同的體認,也就是兩岸的未來對於世界的局勢有很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未來新政府也會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地來維持現狀。

針對外借關注賴清德的演說是否向對岸提出善意,國安人士解釋,在中國持續以軍事統戰的各種威脅下,賴清德今天的這些談話表達了最大的善意,希望中國可以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選擇,拿出誠意跟臺灣民選政府在對等尊嚴原則下來對話合作。

賴清德特別提到重啟雙邊對等觀光旅遊,學位生來台就學來做為一個好的開始。去年台灣已經開放中國學生在台灣可以取得健保,這個也是賴清德過去在參與政策制訂時特別注意的,希望中國的學生若到台灣就學、跟台灣青年有更多交流互動,對未來雙方增進彼此了解及關係都有相當的助益。

國安人士強調,賴清德在演講中也提到,要奠基和平基礎,實力很重要。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握們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並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力量與建構經濟安全;而台灣也會善盡國際責任。

國安人士說,賴清德對內希望透過國政實施,讓全民共享經濟果實;現在的施政、政策穩健,有賴於從過去取得的成就,未來國人必須更團結,這部分也體現在演說中的「有主權才有國家」,因為儘管朝野有不同主張,對內可以競爭激烈,但對外必須團結一致,防止外部統戰、分化。國民不分先來後到,大家不分彼此,才可以一起帶國家往前走。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總統賴清德就職講話 中國大陸台企聯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