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針對日本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案,邀集包含中國、韓國、俄國、美國及加拿大等11個會員國專家籌組調查團,5次赴日視察,台灣非IAEA會員國,無法參與。IAEA整體評估結果7月4日公布,顯示日方的排放計畫符合國際安全標準,排放作業對民眾和環境造成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

原能會綜合計畫處長李綺思。行政院提供
原能會綜合計畫處長李綺思。行政院提供

為維護國人健康及周邊海域輻射安全,原能會2020年成立跨部會平台,進行海域與海產輻射監測、海洋擴散評估,同時也建置資訊公開平台,供民眾瞭解。

原能會綜合計畫處長李綺思今於行政院記者會上說明,目前海域監測包括台灣與離島周邊海域、北太平洋公海漁場,依職掌與專業分工進行採樣,漁產由農業部漁業署負責;進口水產食品由衛福部食藥署;海水與沉積物由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水試所、海巡署、海保署;海域生態樣品由海委會國海院負責。採樣後,交由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跟核能研究所負責分析。

跨部會輻射監測分工。取自原能會報告
跨部會輻射監測分工。取自原能會報告

媒體詢問,日本核廢水上周24日起排放至今,周遭水域、漁獲或輸入食品是否檢測出異樣,原能會副主委劉文忠回應,有做過模擬評估,最快要1、2年才有微量到達台灣,主要的話,可能要3、4年才會到達,目前檢測結果都還是在正常環境的變動範圍,並沒有異常情形。

原能會表示,今年海域輻射監測再強化,擴大海域海水監測點位,從2020年33點增加至107點,近海漁產取樣由歷年200件增加至3000件,迄今檢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情形;另,衛福部自2011年迄今執行邊境檢測日本進口食品,共21萬餘件,亦均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

行政院長陳建仁在院會中指示原能會、農業部、衛生福利部及外交部,後續持續滾動檢討、強化監測作業,以維護國人健康與我國周圍海域輻射安全。此外,政府已建置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掌握日本排放源頭資訊、強化海域輻射監測,依洋流擴散方向,由日本福島至台灣海域選定5大關注區域,提供日本排放含氚廢水於北太平洋海域的濃度分佈與評估最大濃度值,並將科學數據評估結果,轉化成紅綠燈號,方便民眾瞭解。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水產禁令解除有望?日本擬允許中國參與檢測核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