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為國軍文藝中心、三軍軍官俱樂部等4棟建物,已完成危老拆除。中正區建國里長許瀞尹指出,2017年的地方說明會曾提及,該地將興建結合飯店與百貨商場的複合式建築,居民普遍期待能帶動西門商圈。但2022年卻突然接獲通知,計畫改為檢察大樓,使居民錯愕又不滿。她直言,大家擔心未來嫌犯與陳抗人潮聚集,「這裡會變成土城看守所的前哨戰」。

法務部則回應,本案土地屬第四種商業區,依法可供公務機關使用,並無違規。北檢也表示,搬遷後可改善現有辦公空間老舊、擁擠的問題,機關人員進駐與民眾洽公,將為西門帶來更多人潮,有助商業發展。台北市都發局也說,民眾與里長的陳情意見已納入幹事會紀錄,會請地檢署持續加強與社區溝通。

除了地方抗議,網路輿論更是一面倒的嘲諷,許多留言直指檢察大樓根本是市中心的「嫌惡設施」。有人冷酸「狗窩要搬家了嗎」,暗諷檢方形象低落;也有人打趣「搬去木柵動物園選一區吧」。網友表示,將檢察機關與動物園並列,既荒謬又貼切,充分反映出社會對北檢的不信任感。

北檢搬遷案表面上是改善辦公環境、推動都市更新,但反彈聲浪凸顯的不只是地點選擇的爭議。長期以來,檢察機關因部分重大案件辦理爭議、政治敏感案件的處理方式,屢屢遭外界質疑「選擇性辦案」。這些事件累積下來,讓檢方在民眾心中形象低落,也使得「檢察大樓」被貼上「嫌惡設施」標籤。如何在新大樓落成前重建信任,恐怕才是官方最艱鉅的挑戰。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上廁所衛生紙丟哪?環境部解答「丟入馬桶」有3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