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昨日報導,台積電疑似爆發技術外洩事件,數名前員工在任職期間,涉嫌違規取得2奈米製程技術。對此,台積電公司回應,近期在例行監控下偵測到違規行為,經內部調查發現涉及營業秘密洩漏情況,除對涉事違規人員進行嚴厲懲處,同時也採取相關法律行動,此案已正式進入司法程序。

熱門新聞:安晨妤被控偷吃人夫遭求償 判決出爐!69字揭真實心聲

高檢署接獲台積電提告後,於7月底展開偵辦行動,並陸續拘提6人到案說明。其中,一名陳姓工程師為台積電前員工,卻與當時仍於台積電任職的吳姓工程師等2人勾結,並透過居家遠端辦公漏洞,利用吳等2人以公司配發的筆電登入內網,再由陳翻攝電腦螢幕竊取二奈米製程技術圖檔,3人被依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聲押禁見獲准。

國科會也說明,根據2023年公告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內容已將14奈米以下製程的IC製造技術及其關鍵氣體、化學品及設備等納入其中,因此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技術即屬「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另因《國安法》已明訂經濟間諜罪,若為外國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依法將由檢調偵辦,恐面臨最高12年有期徒刑、新台幣1億元罰金的刑責。

董德泰律師表示,根據媒體報導,檢調已查出台積電工程師將2奈米晶片製成關鍵技術洩漏給日本廠商,若調查屬實,被收押的3名工程師本就涉犯洩漏營業秘密罪。不過,因為高檢署認為3人洩漏的營業秘密屬於「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也就是這8個字,依《國安法》2022年修正通過後的第3條第1、2款規定,這種「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若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或是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時,依同法第8條規定,可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罰金的法條偵辦,本案為該法修正後首例。

就目前高檢署偵辦狀況,董德泰分析,依媒體報導全案已有6人到案,有3名工程師被裁定收押禁見,顯然理由除了犯罪嫌疑重大外,法院可能同意檢方的聲請理由,認為本案可能會還有共犯未到案,或是因各共犯間的供詞不一致等有串證、滅證之虞。因此,洩密的範圍有多大,以及是否還有其他尚未查到的共犯,應是高檢署目前偵辦的重點方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工程師用手機偷拍 媒體人踢爆如何抓到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