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指出,美股頻創新高,輝達(NVIDIA)更在7月9日市值突破4兆美元大關,全球生成式AI浪潮加速推進,投資氣氛轉趨積極。若短線因關稅政策導致股價震盪,反倒提供長線投資人逢低布局的機會。台灣AI供應鏈結構性優勢明確,產業龍頭企業更具應對外部風險的韌性,也將是下一波AI資本支出的最大受益者。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00985A)基金經理人林浩詳分析,美國對各國關稅政策漸趨明朗,加上「大而美減稅法案」順利推進,企業接單與營收展望更加穩定,投資人信心逐步回升。以6月為例,台灣出口金額達533.2億美元,年增33.7%,創下單月新高,其中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出口比重高達七成,對美出口更是年增90.9%,展現AI相關出口的強勁動能。

根據統計,緯創、廣達與英業達三家AI伺服器ODM廠,6月合併營收突破18億美元,年增幅高達120%。其中緯創單月營收達新台幣2,091億元,年增135%,刷新歷史紀錄,顯示AI伺服器拉貨動能不墜。隨著輝達計畫於9月推出符合出口規範的中國專用晶片,加上美國前總統川普主張放寬AI晶片出口限制,有望進一步釋放中國市場需求,擴大全球AI產值。

全球科技巨頭Meta、AWS、Apple與Google亦加快自研晶片與AI基礎建設布局,中東主權基金與歐洲雲端業者持續投入,讓AI資本支出明顯上修。這波AI基礎建設潮,為台灣先進封裝、伺服器組裝、散熱與電源模組等供應鏈帶來持續訂單動能。

根據Proprietary Research資料,S&P500企業2025與2026年獲利年增率分別可達8.5%與14%,科技股更將連兩年呈現雙位數獲利成長。台灣方面,「AI十大建設」政策持續推進,加上台幣升值對科技大廠衝擊有限,野村投信資深副總黃宏治指出,以台積電為例,台幣每升值1%,對其營益率僅約影響0.4%,加上台廠具備成本轉嫁能力,短期匯損難撼其基本面。

林浩詳認為,下半年台股雖因財報季與匯損出現震盪,但趨勢成長產業仍值得長線關注。00985A採市值型主動策略,聚焦台股前150大市值企業,精選50檔具技術與國際布局優勢個股,產業分布橫跨電子上中下游與非電子類股,以大型股為主,目前前十大持股權重約58.3%,預計於7月21日正式掛牌上市。

野村投信提醒,主動式ETF雖有靈活調整優勢,但不保證一定優於大盤或被動式ETF表現,投資人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依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資金規劃審慎選擇。00985A完全聚焦台股,承受單一市場風險,建議投資人配置時應有完整的投資規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帆軟深耕台灣BI市場 「顧問+技術」在地團隊助企業打造智慧決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