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聲明指出,針對6月29日上坪溪基隆長庚醫院廖育唯醫師划船溺斃事件,部分新聞報導中使用「違法」、「禁區划船」等字眼,不僅偏離事實,更對逝者及水域活動造成嚴重污名化。廖醫師的家屬與相關團體,在此嚴正抗議,並呼籲媒體與社會大眾停止不實的指責,共同為台灣的水域安全推廣與管理,回歸正途。
家屬認為,廖醫師及其6位友人當日於上坪溪進行激流泛舟的下水地點,並非新聞所稱的「違法區域」。部分媒體在未經求證下,即帶風向指責這群舟友「違法划船,導致意外浪費國家資源救助,造成意外是自找的下場」等惡意扭曲的言論,令家屬親友們深感悲痛與不解。
家屬強調,廖醫師是一位仁心仁術的醫者,在親友眼中是善良慷慨的好人,卻在意外離世後,還需背負如此不實的污名。鄭重要求所有以錯誤字眼報導此事件的媒體,應立即澄清並修正錯誤,還原真相。
聲明中提到,經還原事故過程,這群舟友皆為受過專業訓練的熟手,並非追求刺激、不諳水性的魯莽之舉。任何運動都存在風險,即便是有救生員看守的游泳池,也曾傳出溺斃意外。草率指責受害者「自找活該」的言論,不僅是對當事者的二度傷害,更是對親水運動、以及台灣邁向真正「海洋國家」願景的沉重打擊。
至於浪費國家搜救資源的說法,聲明指出,馬路發生車禍時也需警方及救護人員到場,卻從未聽聞同樣「浪費國家資源」的指責,關於登山搜救,已有一套制度化流程,但只要發生水域溺斃的消息, 多會不分青紅皂白譴責當事人不自量力, 應該遠離水域, 要求政府圍堵等巨嬰輿論,實無益改善年年不減反增的溺斃意外。
家屬說,廖醫師生前曾表示,他熱愛激流獨木舟,因為這讓他能與朋友相聚,並享受漂流自由的美好。深信若這次意外不幸成為政府再次封鎖水域、讓父母告誡孩子遠離水域的倒退情景,絕非廖醫師所樂見。
家屬重申,台灣四面環海,擁有的不僅是壯麗的百岳,更有綿延的百川。如何讓海島子民人人具備水域安全的技能,並掌握判讀水文的知識,才是避免更多悲劇發生的起點。「讓我們停止污名化水域活動,共同努力推動正確的水域知識與安全教育,讓台灣的親水文化得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