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夏至雖然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但台北地區最晚日落時間卻落在7月3日18時48分,比夏至當天晚約1分鐘。事實上,從6月26日至7月9日這段期間,日落時間皆維持在18時48分;此一現象是由於地球自轉軸的傾斜、橢圓形公轉軌道以及地理位置的差異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導致。
緊接著在4日3時55分,地球將抵達年度遠日點,與太陽相距約1.0166天文單位(約1億5千2百萬公里),為一年中地球最遠離太陽的時刻;儘管距離最遠,但此時北半球仍處盛夏,顯示季節變化主因在於地軸傾角,而非地球與太陽的距離。
推薦新聞:手搖飲今起「消暑聖品」最低0元 加料奶茶、芒果冰沙開喝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天象,就是水星將迎來今年3次東大距中距角最大的一次,台北天文館提及,將於4日12時39分登場,屆時水星在視線上與太陽的角距達到25.9度,亮度可達0.5星等,也意味著在黃昏時分將更容易捕捉到水星的蹤影。
台北天文館說,7月初的這3項天象雖彼此間無直接關聯,卻恰巧集中發生,為喜愛觀星、攝影的朋友提供了絕佳題材。不論是感受最長的黃昏餘暉、思索地球與太陽間的壯闊距離,或是在暮色中捕捉水星的身影,都是夏夜裡值得期待的星空體驗。


50年老餐廳爆出「蟑螂別墅」!店家停售板豆腐系列2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