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曾在2023年糾正關務署。調查報告指出,八里分關3名公務員明知報關業者不實進口貨物及夾帶違禁品,卻未取締而放行通關,以短繳貨物稅及獲取免受裁罰之不法利益達40餘萬元;另有8名公務員明知報關業者申報進口貨物不實,進口動物疫苗、電子煙彈等物品,申報名目卻記載「家具配件、清潔用品」放行貨物通關,關務署渾然不知,且於士林地檢署查獲2案後才知悉。
熱門新聞:館長赴中國喊「台灣奶茶1杯800元」挨轟 還原全文是這樣
經檢方調查發現,八里分關包括李姓課員等10名公務員,平日負責海運快遞貨物通關業務,明知實際進口貨物須課徵較高貨物稅,或其中違法夾藏魔芋米、辣條或保健食品等,卻為便宜行事,向業者收受補光燈棒、電池、手套、襪子等微薄之利,於海關貨物預報資訊系統中登載不實的貨物名稱,並偽造「扣稅」、「驗畢」及「放行」等不實內容,協助完成通關作業。
士林地檢署今日偵結,分別起訴10名公務員及11名東風鑫集團公司幹部、員工。檢方指出,10名海關人員為我國貨物邊境管理主要執行者,竟罔顧國家賦予的權力及義務,僅貪圖一時方便或蠅頭小利,使查緝關口形同虛設;至於東風鑫集團楊姓負責人、旗下公司周姓、吳姓、連姓主管等人,長期利用報關業務,以夾帶或冒名申報不實貨品、申報人方式,架空我國海關查緝執法,建請法院從重量刑,以資懲儆。

毛畯珅不認重罪囂張嗆法官!受害童家屬求償 毛母出庭稱「賠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