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表示,這是在在高速公路上下大雨,時速70~80左右,前貨車打滑橫在中、內線中間,反應不及撞上去也成夾心餅,不是撞電線桿,他寫道:「車子撞成這樣,有7顆安全氣囊一顆也沒爆,果然是『安全』氣囊,維修技師説:『沒撞到點,還好~命大!』」前後要修50多萬,有驚無險的他忍不住感嘆:「車真勇!只是希望安全裝置夠安全。」
其他網友看了以後也紛紛說「撞成這樣安全氣囊都沒爆,很扯~」、「蠻耐用的安全氣囊」、「省了一筆氣囊費」、「省下七顆氣囊的錢」、「省下好幾十萬」、「點在哪?」「不是啊⋯⋯⋯技師說沒撞到點⋯弄成這樣竟然點沒撞到」、「都高潮了還沒撞到點」、「都噴了,為何安全氣囊沒噴」、「撞要撞的有技巧才會安全氣囊高潮」。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安全氣囊沒爆開,其實相對安全「還蠻堅固的!!」「車撞成這樣,你都還能在此PO文,還不夠堅固嗎?」「人沒事,就證明氣囊判斷正確呀!」「沒有撞到引爆點氣囊當然不會炸出來!」「保你一條命就是好車」、「保你一命撞成這樣駕駛沒事才是重點吧」、「因為氣囊說:『因為安全,所以沒爆』」、「神車」、「其實你反而要感到開心,爆了不一定是好事,你的撞擊點光是正副坐半點毛都沒傷到,在安全偵測的範圍內,他認為沒有立即性的必要,就按圖片來看,你車門能開能動,且照片看來整體車室也都沒傷到,室內也就飾版脫落而已,如果這樣就爆你才真的要質疑這台車的安全性」、「安全氣囊??你知道正確名稱是叫輔助氣囊嗎⋯」。
據悉,氣囊已被多數國家規定為必備的車輛被動性安全裝置之一,輔助氣囊在多數事故中雖能達成降低乘員傷亡程度之目標,然而在少數事故裡卻可能導致乘員更大之傷害。
於中文翻譯習慣上,常常將Supplementary Restraint System,縮寫:SRS 或Air-bag譯為「安全」氣囊,而此「安全」二字有誤導大眾之嫌,且於英文原文中更無見到與「safety」等相關安全字樣,另也易成為於事故中若發生乘員傷亡時,消費者與汽車製造商之爭點。
就客觀事實而言,應更譯為「輔助」氣囊較為適宜,此譯名不僅呼應英文原文中「supplementary」之意,且提醒大眾,選擇具有輔助氣囊之車款,並不能完全保證事故發生時乘員之絕對安全,仍應在乘員具有足夠安全意識,並確實落實時搭配安全帶,才能發揮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