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結構完整並持續增強,中心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預估登陸呂宋島北部後進入南海,路徑維持朝台灣西部靠近。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指出,這將是自1967年吉達颱風以來首個11月登陸的案例。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指出,鳳凰在接近台灣過程中雖然中心逐漸減弱,但其環流仍伴隨強風與豪雨,具有相當威脅性。他說明,由於颱風北上時將與東北季風共伴,導致水氣在迎風面集中上升,因此雖然登陸點預估落在西部,但北部與東半部的降雨反而最強,容易出現「西登陸、東北暴雨」的現象。

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分析,鳳凰進入南海後雖減弱,但因菲律賓西方海域海溫條件佳,仍有短暫重整結構的可能;待北上接近台灣海峽時,受東北風冷空氣影響,強度可能降為輕度颱風,甚至於登陸前減弱為熱帶低壓。氣象粉專指出,南海至台灣海峽這一段將是決定鳳凰強度、走向與對台灣影響程度的關鍵階段。

氣象公司「天氣風險 」指出,9日白天台灣各地天氣仍以晴到多雲為主,高溫略顯悶熱,夜間氣溫轉涼,北部及東部迎風面局部地區有短暫陣雨。該公司表示,目前鳳凰颱風正逐漸接近呂宋島東部海面,對台灣尚無直接影響;各國模式普遍顯示,颱風在11日進入南海後將於12日至13日北轉通過台灣海峽南部,14日登陸中南部陸地後轉向東北,15日逐漸遠離。

氣象公司「天氣風險」分析,鳳凰通過台灣期間強度將持續減弱,預期以輕度颱風等級影響台灣,離開後可能轉化為溫帶氣旋。11日至14日沿海地區與高山區均有7至10級強陣風機率,主要降雨區集中於北部、東北部與東部山區,局部可達豪雨等級;西半部雖為登陸區,但因山脈屏障與颱風減弱,風雨相對有限。該公司粉專提醒,11日至14日全台將出現顯著風雨,民眾應提前做好防颱準備並隨時關注最新預報。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衛福部攜手內政部推「獨老普查」 導入長照3.0資源防孤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