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追蹤55名BMI在25到40的成年人,採用交叉隨機對照試驗,所有飲食比例相同,但加工程度不同。結果顯示,低加工飲食八週平均減重2.06%,主要減掉脂肪與內臟脂肪;相對超加工飲食僅減重1.05%,且脂肪改善有限。李唐越醫師指出,即便是「健康食品」,若過度加工,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李醫師整理出三個選材重點,幫助民眾吃對餐盤、瘦得健康:一、蔬菜占餐盤一半,選擇新鮮多色蔬菜,簡單烹調;二、蛋白質占四分之一,建議天然來源如魚、雞胸肉、蛋、豆腐,避免加工肉品;三、全穀雜糧占四分之一,選擇糙米、燕麥、地瓜等,取代白吐司、麵條等精緻澱粉。

李唐越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或已有三高、代謝症候群者,不建議自行套用餐盤,仍需專業醫師與營養團隊評估,才能安全有效控制體重與血糖,並長期維持健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吃橘子別剝太乾淨 「白筋膜」藏4大功用抗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