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設總部 全台沸騰
今(2025)年5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出席台北國際電腦展時宣布,輝達台灣總部將落腳北投、士林地區,引發全台關注;當時台北市長蔣萬安更是難掩興奮,直言這將讓台北市成為全球AI佈局的重要「power house(動力源)」。
緊接著在6月議會質詢中,蔣萬安進一步透露,輝達已明確表態目標鎖定新壽的T17、T18地塊,事件自此正式揭開序幕。
然而,9月30日輝達與新壽簽署的初始合作意向書(MOU)到期,傳出雙方討論未果,引起北市府與新壽連日隔空交鋒,也讓後續發展再添變數。


新壽北士科3方案卡關
從新壽聲明與北市府說法來看,輝達台灣總部欲落腳北士科T17、T18,目前共有三個可能方案:其一是「先建後移」依合約由新壽先行興建、完成並取得執照後,再移轉給輝達;不過有消息指出,輝達希望廠房自行興建,才能符合未來總部需求,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也坦言,這個方式輝達恐怕難以接受。
其二為「合意移轉」由新壽直接將地上權移轉給輝達並獲得補償。新壽在2日聲明中表態願意配合,但北市府認為這與契約不符,且擔心新壽若從輝達手中取得更多利益,恐涉及圖利,因此不願放行。
最後則是「解約返還」雙方合意解約後,由北市府將地上權直接移轉給輝達;不過新壽認為,北市府提出的合意終止條件未計入未來預期收益,換言之,解約金不夠高,因此拒絕接受。
至於具體金額,民進黨議員洪健益先前曾爆料,雙方解約條件差距高達百億元,「新壽開價140億元、北市府僅盤算40億元」,雖然新壽否認140億元的數字,但至今仍未公開具體金額。

3年荒地獅子大開口
根據北市府公開資料顯示,北士科T17、T18地塊於2021年10月在時任市長柯文哲任內公開標售,最終由新光人壽在無競爭投標的情況下以44.02億元得標(T17:28億元、T18:16.02億元),兩筆土地的地上權存續均為50年,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北市府即指出,未來預估可吸引超過140億元民間投資。
不過,外界對於140億的評估效益抱持懷疑態度,據北市府和新壽的合約,新壽須設定地上權登記日起5年(2027年2月14日)內,拿到所有建物使照,最多展延2年至2029年,而新壽自2021年得標後,遲遲未申報開工,如今以「先見之明」欲賺高額違約金,引起熱議。

國民黨議員游淑慧批評,如果新壽認為未來確實有收益,那就應該自己先開發、先蓋,而不是什麼都不做,放了3年多,卻要求北市府把「虛無縹緲的未來收益」直接估算補償給他們。
她質疑:「新壽有什麼臉提出這種說法?」並強調台北市的大面積公有精華地已經非常稀少,新壽既然取得開發權利,就應該善盡合約與企業責任。
洪健益則強調,台北市議會將是北市府的後盾,「該提告就提告、該走司法就走司法」,並要求蔣萬安立即處理此事。

輝達台灣總部陷僵局
對於新壽拒絕「解約返還」一事,李四川則回應,「絕對不會修改契約」避免涉及圖利,若新壽認為北市府開出的條件不合理,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條件,北市府也會依法送交議會審查,若議會同意,就能編列預算買回土地,「北市府一定會依法辦理」。
談判還在繼續,但早在去年傳出輝達計劃在台北市設立總部時,外界就猜測除了北士科T17、T18外,還可能選擇T12地塊或松山機場南側土地,而目前談判陷入僵局,也讓未來是否會放棄與新壽繼續交涉,轉而尋找其他選址,引起關注。

新北市長侯友宜於1日率先卡位。他表示:「當然要爭取輝達來新北市,我們已經有規劃林口A9站兩塊地,一塊是國有財產局用地,一塊是新北市產權,這地方一定夠用,只要台北走不下去,新北一定持續爭取。」
回顧去年6月,黃仁勳來台掀起旋風,全台各地爭相拉攏輝達,至少有9個縣市表態,包括桃園、新竹縣、苗栗、台南等地,其中高雄市長陳其邁更喊出願意「附送三個船席」,讓輝達員工未來能隨時出海遊玩;如今台北市原本搶下的好機會,是否將拱手讓人,也因此埋下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