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造成嚴重災情,但危機並未解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指出,目前湖體內仍有近2千萬噸水量存在,若再遇颱風或發生滲漏,恐怕再次引發洪災,「最壞的狀況就是壩體在風和日麗時突然垮掉」。

他解釋,堰塞湖壩體經洪水切割,下方土層含水量極高,存在管湧(Piping)的風險。若壩體內部開始滲漏,水流可能逐漸掏空結構,裂縫會由小擴大成中,再擴展成大洞,最終導致壩體瞬間坍塌,如果真的發生了,疏散的時間只剩一小時。

李鴻源比喻,因管湧引發的潰壩「如同天坑般突發難測」,並直言:「我們想像一個天坑,你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生嗎?不知道。」因此,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透過航照、無人機持續監測,一旦發現異常,才有可能及時反應。

他也提醒,現階段不應陷入政治口水,「趕快讓災民恢復生活節奏,這是第一優先順序。第二優先順序,就是你還有將近兩千萬噸的水在頭頂上,你到底該怎麼辦,這才是要考慮的。」

李鴻源表示,首要任務是讓災民恢復生活。翻攝李鴻源HY Lee臉書
李鴻源表示,首要任務是讓災民恢復生活。翻攝李鴻源HY Lee臉書

火線話題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這篇報導屬於「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忠犬受困特搜隊員馳援 滿街汙泥卡人車難行
  2. 馬太鞍溪溢流重創光復鄉 百歲人瑞在家遭洪流淹死曾孫遠端看監視器嘆救不了
  3. 到花蓮災區當志工「看這裡」 黃捷提醒先確認這些事再前往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忠犬受困特搜隊員馳援 滿街汙泥卡人車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