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洋分享一名20多歲工程師案例,因長時間加班與績效壓力陷入情緒低谷,藥物治療卻因副作用難以持續。醫療團隊安排心理諮商,並導入rTMS(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協助,他在接受12至13次治療後,情緒指標明顯改善,約一個多月就能重返職場。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療法,利用磁場刺激大腦調控情緒的區域,對部分患者能顯著減緩憂鬱。

王品洋提醒,rTMS並非取代藥物與心理治療,而是輔助選項,特別適合藥效有限或副作用明顯者。若情緒低落超過2週,失去生活興趣,並影響睡眠、食慾或工作學業,就應盡快就醫。他建議將心理健康視為「情緒健檢」,提早尋求協助能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危機。親友也應多傾聽陪伴,避免責備,並鼓勵就醫。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六月辣到該邊快走光 私會勾纏GUCCI男(狗仔直擊)

目前衛福部針對15–45歲族群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3次免費心理諮商(僅收掛號費),協助面對職場、人際、家庭與情感壓力。王品洋呼籲,憂鬱症能透過早識別、早介入、早連結來改善,不要等到出現強烈自傷意念才行動。如有自傷或輕生想法,應立即就醫或撥打安心專線1925尋求協助。

珍惜生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韓國15機場大罷工到中秋節 台灣國航因應措施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