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鈞指出,南韓因與南亞往來頻繁,才提前將立百病毒列管。台灣雖未列為法定傳染病,但早已有相關通報與檢驗機制,醫師若懷疑病例,可即時檢測。若未來觀察到疫情擴大或傳播態勢改變,將考慮調整政策,把立百病毒列入法定傳染病名單。

據《中央社》報導疾管署說明,立百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可經由豬、馬、羊、狗、貓等動物傳染給人類。初期症狀與流感相似,可能無症狀或出現急性呼吸道反應,嚴重者會引發腦炎、抽搐,甚至在1至2天內進入昏迷。就算康復,也可能留下抽搐或人格改變等後遺症。台灣至今尚未出現通報病例。

 

立百病毒早在1999年就曾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爆發疫情,2001年後孟加拉也陸續有病例,印度也曾通報疫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流行的病毒株略有差異。雖然目前疫情主要集中在南亞,但國際間已密切監控其變化。

至於國內疫苗政策,羅一鈞補充,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從4價改為3價,符合國際趨勢;同時仍採「左流(流感)、右新(COVID-19)」方式接種,不過COVID-19疫苗僅限10類高風險族群。9月底前全民仍可免費接種COVID-19疫苗,庫存約200萬劑,呼籲民眾把握機會,10月起則規劃由藥廠提供自費接種。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北市體育預算明年增5.7億!提升軟硬體、訓練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