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昨晚間9時11分在宜蘭縣政府東北方22.1公里(位於宜蘭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地震深度112公里,最大震度台北市、宜蘭縣達4級。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起地震屬於獨立事件,成因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下方,隱沒過程中可能從淺層到深層都發生地震。這起地震感受震央「幾乎是在台灣下方發生」;地震規模大,但地震深度深,因此傳遞的能量大致上是垂直向上,讓北部地區較有感。吳健富提醒,深層地震的餘震通常不多,但不排除3天內可能有規模5至5.5的餘震。
由於這起震央與龜山島接近,引發外界對龜山島火山的疑慮。吳健富解釋,火山活動通常與較淺層(10至20多公里深)的地震活動相關,因此在深層與淺層的活動有所區隔,龜山島不會受此地震影響。
而地震當下,距離震央最近的龜山島,測得震度只有1級,讓人相當好奇。由地震學家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共同成立的地震科普臉書粉專「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提出解答,可能原因有三:1.龜山島是安山岩質,和沉積岩相較之下比較不會放大。2.「如果」是隱沒帶地震,主要震波能量和傳遞方向,垂直地表方向可能也不是最大的傳遞方向,向南一點也合理。3.盆地內的場址效應也會放大。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表示,這次地震北部人有明顯感受,有些人感覺到兩次振動,雖然震央定在宜蘭外海,但考量深度,這幾乎是直下型地震的感受,好在規模、震度都不大。

罷不掉徐巧芯被嗆「快去死」 曹興誠心死:我要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