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以前一遇到大雨,防汛人員得火速衝到現場,但資訊零散並有時間落差,往往影響防汛決策的判斷。如今透過智慧防汛平台,上至決策高層,下至第一線同仁,只要一支手機在手,就能像擁有千里眼一樣,即時掌握從天空到地底下的所有水情。這套系統讓防汛工作從過去的被動救災,徹底轉為主動應變,整體應變時間比以往至少提前了2小時以上,確保能第一時間精準掌握、迅速處理。

宋德仁進一步說明,智慧防汛平台以第一線防汛人員需求為導向開發系統,整合「全時監測、AI判斷、即時推播」,每分鐘可處理6萬筆數據,並即時同步推播至29區公所,大幅提升應變效能。此外,平台已在8座抽水站導入 AI 操作,將防汛決策從傳統單純依前池水位,進化為同時納入上游下水道水位資訊,提醒人員及時啟動或加開抽水機組,精準發揮抽水效能。

他指出,為有效騰出滯洪空間,新北在硬體上持續創新,運用16座抽水站進行預抽,可騰出57.8萬噸 滯洪空間,同時結合9所「透保水校園」建置了4.8萬噸容量,這些設施都能與平台串聯,進行遠端操作多次排空,大幅提升防洪成效。

智慧防汛平台一支手機全盤掌握決策零時差。水利局提供
智慧防汛平台一支手機全盤掌握決策零時差。水利局提供

不僅如此,新北市更在制度上超前部署,早在2016年就率全國之先制定「透水保水自治條例」,要求各開發基地設置透保水設施,這項規定已累積提供約 223.7 萬噸容量。透過政府主導(抽水站/校園)與民間參與(建案)的公私協力與科技治理,新北已總計創造出近 300 萬噸的滯洪空間,成功打造更具韌性的智慧防災城市。

宋德仁說,智慧防汛平台的成效別只聽我說,實際案例中獲民眾肯定,就是最好的證明。以113年8月15日新莊午後驟雨為例,雨勢驟增時,立即透過平台監控與推播機制啟動應變,中港大排依照提醒開啟緊急排洪閘門讓超量水體進入河廊滯洪,分擔排洪負擔,中港抽水站同步啟抽,使積水迅速退去。%

事後,有民眾王先生在「愛新莊我是新莊人」臉書社群留言公開肯定市府作為,評審委員也對新北市能迅速縮短積淹水影響時間的這套應變系統,給予最高評價。

 

新北水利局勇奪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首獎,關鍵在於智慧防汛平台的建置與應用。水利局提供
新北水利局勇奪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首獎,關鍵在於智慧防汛平台的建置與應用。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表示,此次榮獲第三屆「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首獎,關鍵在於智慧防汛平台的建置與應用,成功整合607處監視器進行即時積淹水影像辨識,並透過LINE自動推播至防汛群組,讓防汛人員得以提早2小時以上啟動應變,如此前瞻性方案值得其他縣市借鏡與推廣。今年共有22個城市、171件專案角逐,新北市憑藉「解決積淹水沉痾」、「發展智慧防汛平台」、「提升城市滯洪量能」三大創新作法,最終勇奪最高榮譽首獎,感謝評審團對新北防災治理的一致肯定。未來,水利局將持續以科技為後盾,提升城市韌性,守護市民安全,打造一座「不怕淹」的韌性城市。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獨家爆料|孫女婿上門堵人報警處理!結果超展開 警拔槍警戒卻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