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行程不僅是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成立以來首次的海外調查研究行動,更延續去年德國、奧地利等歐洲多國博物館代表團訪泰博館的寶貴交流,今年由新北市原民局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率隊,考察團7人小組成員包含原民局及泰博館人員、文化工作者與烏來青年織者,聚焦調查歐洲館藏中的台灣原住民族文物,特別是針對烏來泰雅族屈尺群織品,希望進一步推動文化知識的返航與重建。

熱門新聞:壹蘋10點強打|「媽媽~我有一個秘密」6歲女童揭狼師淫行 (獨家)

在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調查中,團隊獲得深入庫房接觸藏品的機會,近距離觀察與記錄10件百年前流傳至歐洲的台灣原住民族織品。透過影像紀錄、紋樣測量及檔案比對,為日後文化復振、織品重製及知識重建奠定扎實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件桃紅色無袖上衣,館藏登錄蒐藏地為烏來,在團隊與博物館研究人員交流時指出,這件上衣屬於泰雅族男性服飾,以紅色為主色調,根據傳統,男子若成功獵首歸來,家人會為他穿上這樣的服飾,象徵榮耀與勇氣。

除了進到博物館調研,新北團隊也造訪貝塔寧藝術村,在此次拜會中,貝塔寧藝術村藝術總監Antje Weitzel分享,為致力推動維持一處自由開放、不設限的藝術創作環境,她深入理解每一位藝術家獨一無二的創作脈絡與需求,並尊重創作者的自我認同。透過雙方交流,言談中支持新北市原民局在都市營造一處友善共榮的文化展演空間,且給予藝術家駐村機制運作諸多參考。

 

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典藏室空間。原民局提供
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典藏室空間。原民局提供

此外,考察團一行人透過駐德代表處安排,與德國柏林市政府文化專使Thomas Willems會面並拜訪柏林米特博物館,由館長Nathan Friedenberg親自為考察團導覽,分享米特博物館原為一所舊學校,經空間活化再利用後轉型為博物館,展現出其獨特的展示視角,每一展間都成為教學的延伸空間,讓學生透過不同角度理解米特區的歷史,體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也使孩童能從中認識柏林的過去。

另外,館長指出因米特區擁有多元的族群與移民歷史,面對如何書寫在地歷史的挑戰,博物館積極與在地社區及學校建立連結。

 

新北原民局長Siku Yaway(左一)與貝塔寧藝術村Antje Weitzel藝術總監交流討論。原民局提供
新北原民局長Siku Yaway(左一)與貝塔寧藝術村Antje Weitzel藝術總監交流討論。原民局提供

新北原民局長Siku Yaway 林瑋茜表示,這趟歐洲考察是一次「用文化藝術和世界交朋友」的旅程,不僅藉由進入博物館庫房近距離接觸長期散落在海外的珍貴藏品,並以身為文物所屬族群角度,進行詮釋分析及交流,新北市原民局未來將持續針對散佚海外之烏來泰雅族文物,建立藏品資料庫,連結在地社群並深化文物研究,讓文化記憶持續在當代使用及發展。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投8罷團「為民主守夜」 1.5萬人高喊「大罷免、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