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衛教資訊指出,心臟驟停全球每年發生率約千分之一,運動、工作或休息時都可能發生。一旦發作,必須立刻心肺復甦,若只靠單純急救,院外搶救成功率不到1成。雖然事發突然,但如果有家族病史,或自己曾有胸悶、暈厥、心律不整等情況,就應盡早就醫,及早預防。

想要防止心因性猝死,日常生活要多注意健康,定期健康檢查,控制三高、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菸酒、熬夜、暴飲暴食,並維持理想體重。運動時要暖身,量力而為,避免情緒太過激動,壓力過大,也別濫用藥物或碰毒品。

萬一遇到身邊有人猝倒,家人或路人要即刻確認意識與呼吸,馬上打119,並立刻進行心肺復甦術。每延誤1分鐘,病患存活率會下降7%至10%。而能夠在黃金1分鐘內使用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電擊除顫,成功率最高可達9成。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醒,心肺復甦與AED急救知識人人都該學。政府也積極在公共場所設置AED,當突發事件發生時,能把握搶救黃金時間,幫助更多人脫離死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北市高齡人口破23% 秀山長照園區規劃出爐!最快2030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