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秘書長李泰興表示,根據現行補助機制,中央對地方補助分為一般性補助款與計畫型補助。一般性補助款原包含財政收支差短與定額設算項目,如教育、社會福利與基本設施經費;計畫型補助則分為中央明定補助事項(如捷運、污水下水道等)及10項酌予補助事項(如警政、消防、教育等)。他怒轟,草案修法版本中將上述計畫型項目全面刪除,改由中央各部會自訂補助項目與處理原則,形同「黑箱作業」,背離地方所訴求的公開、透明、公式化原則。

財政局長胡曉嵐則指出,行政院已於今年5月16日決定刪減114年度一般性補助款,台北市遭刪減高達37.9億元,降幅達27.3%,違反《財政收支劃分法》中「不得低於前一年度編列預算」的明文規定。

她批評,針對新草案將「一般性補助款」定義模糊化,胡曉嵐也批評,過去明確用於教育、社福、基本建設,未來卻僅以「經常性、普及性、財政均衡」等籠統詞彙取代,形同架空補助內容實質規劃。

推薦新聞:高鐵「半價乘車券」25天免費拿!聯名商品買1箱送1箱

台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左)、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中),以及台北市都發局長簡瑟芳(右)。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左)、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中),以及台北市都發局長簡瑟芳(右)。北市府提供

都發局長簡瑟芳則說,社會住宅政策也將受波及,目前北市社宅建設多仰賴中央補助利息支出,若無中央支持,恐影響計畫推動;另租金補貼與包租代管業務亦不確定是否續由中央全額負擔,若中央不撥款,恐將影響全台逾75萬租屋戶權益。

教育局長湯志民提及,北市今年計畫型補助款原核定31.92億元,但實際遭刪減12.41億元,減幅達38.8%,影響涵蓋國中小水電費、清寒學生營養午餐、冷氣維護與汰換、偏鄉學校廚房設施、校舍改建、電腦教室與校園網路更新、健康檢查、游泳池救生員等12項業務。教育部也通知多項補助標準將調降,例如身心障礙學生補助由原本的85%降為55%,校園無障礙設施補助從70%降至不到15%。

此外,社會局長姚淑文則在記者會中吟唱閩南語金曲〈走味的咖啡〉,諷刺社福不像咖啡「頂多拉肚子」,若補助中斷將造成弱勢者實質困境。

台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左)、台北市社會局長姚淑文(右)。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左)、台北市社會局長姚淑文(右)。北市府提供
北市遭刪補助款逾37億,市府憂影響重大建設與社福政策。張綵茜攝
北市遭刪補助款逾37億,市府憂影響重大建設與社福政策。張綵茜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東京「京急電鐵」彩繪列車來台!6個月行駛台鐵宜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