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淇瀁於臉書發文表示,聶華苓女兒王曉藍昨傳來簡訊:「我媽媽昨天深夜走了,走得很安詳,沒有太多的痛苦。」儘管早已知道聶華苓病況,但收到訊息,依然感到震驚。
林淇瀁表示,聶華苓曾在回憶錄「三生三世」中形容自己走過的是「三輩子」的人生,其中最驚心動魄的是在台灣的「自由中國」階段,最燦爛歡喜的是在美國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階段。她的一生對文學忠誠奉獻,對來自台灣的作家真摯疼惜。林淇瀁曾以「一棵蒼勁美麗,有情的樹」形容她的人格特質,追憶自1985年與她結緣的過往,更感不捨。
聶華苓1925年生於湖北,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來台,曾擔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的編輯和編輯委員,並任教台灣大學及東海大學。1964年赴美,受聘為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顧問,1967年和美國詩人安格爾(Paul Engle)一同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對國際文化交流有巨大的貢獻。知名小說作品包含《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等。
根據中央社報導,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是林淇瀁結識聶華苓的起點,林淇瀁表示那是全球性文學盛會,讓當時僅30歲的他提早感受到世界文壇的存在,開啟國際視野,那3個月寫作計畫期間,他與其他作家時常到聶華苓家中造訪,感受到她對晚輩的珍視,而後保持聯繫,聶華苓也時常為台灣作家伸出援手。
而曾參與她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的作家袁瓊瓊認為,聶華苓打開了她的思維。袁瓊瓊1980年代曾赴美參與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她回憶那段時光是她思想開展最明顯的一年,印象裡的聶華苓愛笑、親切、心胸寬闊,用藝術氛圍讓兩岸作家交流,認識對方人性一面,她和管管就與大陸作家劉賓雁是同期計畫參與者。
袁瓊瓊表示,有些人就是作家只寫作品,但有些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比寫一本小說更大,「她來到世界是有更大使命感的,就像聶華苓」,隨著自己年紀漸長、有人生閱歷後,就越加敬佩也感謝她。